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中国将举办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高规格展会——

推动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

李 婕    2023-06-12 10:17:30    人民日报海外版

供应链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热词”和“关键词”。面对个别国家鼓吹“脱钩断链”“筑墙设垒”,中国再次拿出实际行动——举办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文中简称“链博会”),这也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高规格展会。首届链博会的主题是“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将于今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举办。“举办链博会,将为世界各国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供中国方案,也是疫情后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搭建的全新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在6月9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

以“链”为名,展生态展场景

6月8日,首届链博会推介暨中外企业交流会上,30多家企业现场签署了参展意向书。“很多企业对链博会感兴趣,主要源自它以‘链’为名的主题特别鲜明,源自它展生态、展场景的独特展示方式。”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说。

据介绍,首届链博会设置五大链条和一个展区,即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和现代物流等供应链服务展区,总面积预计将超过10万平方米。

“这5个链条都具有链条长、基础性强、引领性强的特点,也都是各方关注的热点。”中国贸促会办公室主任聂文慧说。比如,汽车产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之一,智能汽车链将展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动力系统等上中下游关键技术、产品和服务。绿色农业链将展示种子研发、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技术等从“田园”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任鸿斌表示,举办首届链博会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促进各国产业衔接有序、畅通高效,推动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据了解,目前已有上百家中外领军企业确认参展。预计届时将有300多家企业参展,国际参展商达到30%左右。专业采购商和观众人数预计超过10万人次,国际采购商占比预计超过40%,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促成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合作

从广交会到进博会,再到服贸会、消博会,国内各类展会数量不少,链博会有何不一样?

办展方式不一样。“链博会不是展示单一产品,而是展链条、展生态。”任鸿斌介绍,链博会将纵向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全球领先的产品和技术,突出绿色发展、低碳环保和数字化转型;横向展示金融、物流、贸易咨询、商事法律、文化旅游及创意设计等供应链服务,形成相关产业发展的生态圈。

因此,链博会既有供应链上的旗舰链长企业,也有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中小企业。大家看到的不是某一个企业、某一件产品的展览,而将是五大链条完整的生态系统。“现在很多签约企业是央企、国企、世界五百强企业,我们在招商招展过程中也提出要求,请他们更加关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包容性,把上下游中小企业带进链来,同台展示。”任鸿斌说。

办展成效不一样。据介绍,链博会不是单纯展商品、签订单,而更加注重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让大家找到自己在供应链上的准确位置,找到最对口的合作伙伴。“我们并不单纯追求链博会期间要达成多少成交额,检验链博会实际效果的主要指标是看促成了多少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合作,是不是帮助企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于健龙说。

树起维护供应链畅通的灯塔

个别西方国家煽动“脱钩断链”,会带来哪些风险和挑战?

“国际供应链好比人体中的血液,供应链上相互衔接的企业好比一个个具有造血功能的红细胞。”于健龙这样比喻供应链的重要性。他说,无论是“脱钩断链”,还是“筑墙设垒”,都将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也将侵蚀全球高效合作根基,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种做法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损人不利己,对世界经济复苏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多次强调,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建设者、贡献者,也是维护者和捍卫者。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全球制造业和供应链重要中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

“中国企业是全球供应链中最具活力的‘造血细胞’,中国工商界始终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保证供应链畅通,坚决反对所谓‘脱钩断链’的行为。”于健龙说。

他还强调,风险与挑战不仅仅是中国企业面对的,也是全球工商界所共同面对的。“我们主办链博会,就是要为大家树立起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灯塔,为中外企业合作共赢指明航向、搭建平台,让企业更好地在这个平台上探讨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三样”出口增势有望延续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