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发布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的28条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提升抗风险能力。
中小企业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力量,服务和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始终是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的关键。当前,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自身发展。
中小企业抗风险,关键在于强能力。
一方面,企业要有内生动力。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盯紧政策导向,时刻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提高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的能力。中小企业要有忧患意识,在坚持做好主业的基础上,多关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点。首先,企业应重视财务管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现金流就是生命线,一旦外部情况发生变化,造成订单减少或供应链不稳定,现金流紧张、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就会增高。因此,中小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时刻关注现金流的可持续性,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改善现金流,避免资金链断裂。其次,企业应重视转型创新。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疫情过后,企业更加意识到业务数字化、流程在线化的重要性。近期上海推出的中小企业“工赋伙伴”计划值得借鉴,该计划通过打造数字化服务专员队伍和联合体,培育细分领域专业数字服务商,推动中小企业上平台、上云,最终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另一方面,外部政策要及时跟进,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服务的主动性有效性,从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激活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各地也跟进推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其核心都是为中小企业纾困。比如,要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落实减税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同时,还要通过政策引导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和需求。很多地方都注重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环境,围绕大企业、大市场、大产业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工作,以大帮小、以强扶弱,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