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超高清视频产业开启显示新“视界”

2023-05-25 15:14:55    经济参考报

我国超高清视频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产业链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整个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记者获悉,截至2022年底,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3万亿元。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规模超3万亿元

显示屏可以像卷轴一样缓缓打开;文物“马踏飞燕”在透明OLED显示屏上栩栩如生;机器视觉辅助工业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检测、生产现场管理……日前在广州举行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期间,一批前沿技术产品亮相,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超高清“视界”的魅力。

近年来,我国超前布局,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安排,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过去一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4K/8K电视机出货占比超过70%,“5G+8K”内容制播能力全球领先,超高清内容和频道不断充实,国产摄像机、采编播设备实现产业化并投入使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行业应用不断拓展。“超高清视频与5G、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合创新,在工业制造、文教娱乐、医疗健康、智能交通等领域不断开创新场景、形成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赵志国说。

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5G与4K技术协同发展,人工智能、AR/VR助力智能升级的推动下,视频的实用属性上升,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转型,视频+教育、视频+医疗、视频+电商、视频+办公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拓展了全社会、全行业的“视频+”模式。可以说,视频已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全面参与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认为,几大系统级产品和应用场景值得业内高度关注。其中,包括8K电视、折叠屏手机、智能音箱、智能交互大屏等在内的家庭视听系统应用量大面广,增长潜力旺盛,将成为未来产业拉动和内需消费提升的重要引擎。会议视听系统是未来混合办公发展的新趋势。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猛,为车载视听系统培育新兴增量奠定基础。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全球超高清显示出货量呈现迅速增长趋势,2022年超高清显示面板出货量为1.62亿片,预计2030年将达到2.54亿片。技术升级、算法集成、更大尺寸、应用拓展是超高清显示的发展趋势,要加强重点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

张立认为,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突破视音频内容制作效率的瓶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融合应用拓宽了视听的呈现和感官维度;视听产品功能向着社交化、互动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将成为行业创新的新领域。

面对新的发展趋势,从部委到地方正积极谋划相关举措,强化创新体系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推动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

赵志国表示,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谋划出台新一轮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接续政策,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视听产业发展新格局。发挥市场主体特别是龙头企业、龙头机构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共建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打造差异化、特色化视听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基础也将进一步夯实。赵志国说,要面向产业链各环节分类施策,聚焦产业链强弱不均的难点问题,引导加大对关键环节、重点企业的支持,尽快补上短板弱项。针对前端设备企业小而散的现状,支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前端产业整体提升。支持广播电视、视听制作设备和系统IP化升级,加快数字化、超高清化转型。

多地也积极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四川提出,到2025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上市企业10家,超高清视频产业总规模突破25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青岛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掌握超高清视频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产业生态体系趋于完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共同挖掘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潜力。

欧阳钟灿表示,要强化超高清显示重点技术创新,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协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扮演“链主”角色;鼓励面板厂商攻关重点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超高清显示行业发展;打造超高清视频全产业生态链,促进内容生产、网络传输、终端呈现、应用服务等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张立建议,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视听产品技术成果转化、转移进程,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协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集中优势资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中试、标准建设、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人才交流等全方位技术支撑和服务,解决研发和产业化中的共性问题,形成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支撑。李自学表示,视频在网络、算力、智能三大基础技术要素的加持下,相互融合,形成了极致效率、经济便捷、自主安全三合一的新型数字化视频基础设施,将最大化释放数智生产资料的价值。建议构建高效、经济、安全的视频数字基座,同时激发超高清市场活力,以“基础能力组件化+应用抽象集约化”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支撑视频在不同场景和需求下的创新。(记者 郭倩 实习生 杨琪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落实税惠政策提振信心
下一篇:新技术增添古城魅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