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数字基建势能释放 万物互联步伐加快

2023-05-25 15:11:02    国际商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数字基建势能逐步释放,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蓄力待发,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力量。

近日,工信部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德阳指数)》,按季度动态量化反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研判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即“德阳指数”)是定量评估全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监测指标体系与结果集合。指数选取数字经济各维度、各季度典型指标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合成计算结果,全面、及时、科学地反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动态特征,以期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量增长稳步恢复

2022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逆势而上,战略地位不断提高,核心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数实融合日渐深入,数字创新成果丰硕,经济社会“加速器”作用凸显。

《202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德阳指数)》指出,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数字经济整体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2022年第四季度,总指数值达到202.3,首次突破200大关,是2018年第四季度的1.8倍。各项一级指标基本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数字经济发展韧性与活力尽显。

报告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自2018年超越GDP指数以来,领先幅度不断扩大。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突发影响,经济发展遭到重创,数字经济同样受到较大冲击,数字经济指数与GDP指数均有下跌,但数字经济指数跌幅明显小于GDP,且反弹动能强劲;2022年第二季度,在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数字经济指数不降反升,动能更甚。

创新动力、数字产业、数字治理三项指标增长最快。创新动力与数字产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当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动力;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数字经济可持续规范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从创新动力来看,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32.5万件,占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四成以上,数字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从数字产业来看,数字产业指标值实现四年翻番,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顶住压力、有序恢复,软件业收入首次跃上10万亿元台阶。从数字治理来看,中国数字治理体系初步建立,“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创新实践不断涌现。

资本热力、数字融合增幅相对较小,是未来需要更多给予关注的领域所在。从资本市场来看,受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影响,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市场活跃度持续低位徘徊。但2022年第四季度资本热力指标值止住下跌趋势,出现小幅回升,资本市场回暖可期,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从数字融合来看,近年来数字融合指标稳中有进,但与其他指标相比增幅略有滞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仍任重道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未来“中国式数字经济”关键在融合、机会在融合、增量在融合。

发展态势蓬勃向上

报告显示,数字经济构成类指标中,数字治理指标增长最快,2018年第四季度至今累计增长119.6%,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快速提升、线上政务服务广泛普及;数字产业指标实现四年翻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数字融合指标增幅相对较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仍有广阔空间。数字经济要素类指标中,创新动力指标增长最快,四年间增长超80%;资本热力指标增长有限,受近两年整体资本市场较为低迷影响,其指标值与2018年相比增幅仅为19.5%。民众参与类指标保持了稳步增长,线上化服务业态日益成熟、多元,逐步满足民众方方面面的生活需求。

数字基础设施保持快速发展,2022年第四季度指标值达到269.9,同比增长16.1%。移动互联网用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等指标稳定增长,数字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巩固发展。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蜂窝物联网终端对数字基础增长贡献度最高,其中物联网终端在移动网络连接终端中占比达到52.3%,超越移动电话用户数,“物”超“人”态势形成,万物互联步伐加快。

数字产业波动上升、亮点频现,2022年第四季度指标值达到261.0。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有序恢复、平稳增长,电信业务和电信新兴业务增势凸显,成为拉动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共完成业务收入3072亿元,比2021年增长32.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

数字融合稳步发展,2022年第四季度指标值达到172.4,同比增长5.5%。其中,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研发涉及工具普及率等指标稳定增长,智能制造就绪率年增幅最大。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跃升,目前,已建成超2100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有209个是示范标杆工厂,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成效明显。

数字治理成效显著,2022年第四季度指标值达到259.3,同比增长13.5%。截至2022年12月,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使用量超过850亿人次,初步实现地方部门500万亿项政务服务事项,政务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10月,全国已有208个省级和城市上线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其中省级平台21个、城市平台187个,政务数据开放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记者 顾鸿儒)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落实税惠政策提振信心
下一篇:新技术增添古城魅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