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把握主导产业发展趋势与方向

许召元    2023-05-23 17:44:30    经济日报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一般对应着不同的主导产业,不同的主导产业需要不同的相关政策。准确把握主导产业的变迁趋势与发展方向,对于更好完善产业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同时,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主要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的产业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2022年达到1.27万美元,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后的产业发展特征,进一步明晰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

根据测算,2020年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约为人均GDP2.3万美元,到2035年预计会提高到3万美元左右。我们重点考察了美、英、日、韩等11个人均GDP已经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口规模在1000万以上的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2020年不变价)期间产业结构的变迁态势。在这一阶段,上述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呈现出四方面特征。

一是制造业发展实现高质量高效益。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已经比较成熟,规模增长速度并不快。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阶段,人均GDP年均增速为2.5%,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4%,两者基本同步。但在这一阶段,制造业就业人员在全部就业中的比重平均值从该阶段初期的26.0%下降到了16.5%,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3.6%,比全部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速(2.0%)快1.6个百分点。制造业效率提升速度显著快于规模增长速度,也显著快于其他行业。

二是制造业内部主导产业实现特色和差异化发展。在这一阶段,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内部结构都有所升级,但各自优势产业以及增长最快的产业并不相同。例如,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阶段,美国的“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业”、日本的“广播、电视和通信设备制造业”、韩国的“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法国和德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意大利的“金属加工业”和“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荷兰和比利时的“化学品制造业”等,具有显著优势。

三是生产服务化态势明显,服务业发展呈现规模和就业双扩张,但效率提升较为缓慢。与工业化阶段工业领域分工不断细化、工业部门份额逐渐提升的特征类似,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阶段,主要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也出现了生产服务化的特征,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平均从该阶段初期的55.6%提高到68.8%,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平均从54.3%提高到71.7%。在服务业内部,商务服务业(指计算机及有关服务、研发活动、法律、检验检测、会计、税务咨询、市场调研、技术咨询、广告、就业、安保、保洁等产业)发展最快,英、法、荷兰、比利时4国的商务服务业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在15.0%左右,超过了制造业。值得注意的是,与制造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相比,虽然有些服务业(如邮电和信息通信业)的生产效率增长很快,但多数服务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并不显著。

四是居民消费对拉动产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化阶段一般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投资快速增长,但工业化基本完成后,大量基础设施和重化工业发展高峰期过去,投资比重及其在需求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至3万美元阶段,从最终需求看,被考察的主要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平均为55.6%。从产业发展的需求源泉看,不仅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居民消费,而且制造业的需求也更多来自居民消费。这一阶段,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娱乐及其他社会服务业)对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平均达到43.0%。

就被考察的11个主要发达国家来看,其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经验对我国更好定位不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推出相应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特别强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虽然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有限,但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是创新的源泉。在这一阶段,制造业发展必须扭转低水平规模扩张的态势,要高度重视降本增效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

其次,服务业发展要重视扩大规模和增加就业。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更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需要通过充分放宽准入、鼓励创新创业,更好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最后,需更加重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推动制造业升级,还是促进服务业发展,都越来越多地依靠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消费增长拉动。需不断优化收入增长条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形成“经济增长—居民收入较快提升—消费扩大—拉动经济”的正向循环。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产融合促振兴 科教融合谋创新
下一篇:促消费,数字技术有新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