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高强度旅游彰显交通支撑能力

齐 慧    2023-05-16 10:58:19    经济日报

今年“五一”期间,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各地旅游景点都迎来大量客流。其中,“特种兵式”旅游成为热搜,2天游遍北京、5天登顶五岳……高强度、长距离的旅游震惊了网友。

这些“特种兵式”旅游的群体大都是年轻人,能够顺利完成这些难度极高的动作,除了自身的良好体力和精准规划,更反映出当前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跨越式发展,交通体系已经高度实现了高效、便利、网络化。

高效体现在时效性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交通网络不仅有航空,更有高铁。从2008年我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投入运行以来,截至2022年底,不到15年时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4.2万公里,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在高寒、高原等各种复杂情况下均实现技术突破,日行千里成为平常事。高效的运行速度压缩了出行时间,也缩小了各地的时空距离,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更加通畅,有效托举了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便利体现在可及性上。当前群众出行除了飞机高铁这样的远距离交通方式,还有普通列车、旅游大巴、公交车、地铁等中短途交通方式,随着数字化信息化与交通的快速融合,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出行方式的出现,更满足了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民众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的局面有了明显改观。

更为关键的是,我国交通在速度、密度逐渐加大的前提下,更强调了衔接性,更突出交通网络的作用。目前,我国六轴、七廊、八通道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已经初步形成,干线体系完备,支线布局合理,乡村交通“毛细血管”更是覆盖广泛。各种交通场站之间的换乘也更加便捷,货物多式联运比例明显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大幅提升。而且,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中利用网络查询到相关出行信息和运行时刻表,充分利用各种交通方式做好路线规划。

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国仍处在“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未能满足群众需求的地方,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还需继续加大运力。今年“五一”期间,因疫情阔别多年的火车票难抢的现象又出现了,既反映出群众出行需求恢复的可喜态势,也反映出我国交通运力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各方合理规划、加大建设、适度超前、相机调度,以充足的运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人民出行期待。

还需继续补齐短板。在一线城市、旅游重点城市交通网络逐步完善的同时,要加大对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让广大农村有路可通,推动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同时建好更要管好用好,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维护、保养、使用,加大村村通客车的推广力度,发挥交通更大的功能。

还需继续提升智能化水平。要将智能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水平。推动基础设施“感知提质”、交通装备“智能高效”、运输服务“互联便捷”,减少拥堵、梗阻,提升效率、环保,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下一篇: 汽车金融要守主业练内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