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今年以来就业形势逐步恢复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

汪文正    2023-04-25 17:11:02    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比去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在4月24日举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就业形势逐步恢复,保持了总体稳定。

 

优化调整阶段性稳就业政策

据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介绍,一季度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

线下招聘需求有所回暖。一季度,人社部联合10部门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稳岗政策、开展招聘服务、密集组织劳务输出,集中帮扶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劳动者就业创业,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8万场,发布岗位3800万个,同比增加12%。

困难群体就业得到保障。截至3月末,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074万人,超过3000万人的年度目标任务。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分别达到118万人和40万人,同比分别增加10万人和2万人。

人社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对部分阶段性稳就业政策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优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其中,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预计年均为企业减负1800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就业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调查失业率5.5%左右”。“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我们有条件、有基础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陈勇嘉表示,人社部将持续优化调整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带动更多就业。

推动职业培训提质增效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新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一季度,全国共发放职业培训券超过261万张、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50万人次。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介绍,去年以来,人社部进一步健全终身培训制度,落实“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聚焦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设计职业培训政策措施,推动职业培训提质增效。

具体来看,包括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者、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和制造业、康养等重点领域,大规模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培训,2022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2200万人次。启动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实施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打造集培训、评价、竞赛、交流以及工匠精神传播等为一体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培训载体。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推动学徒培养规范化、标准化,促进培训规模和质量有效提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建设规范管理。

王晓君介绍,人社部将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一体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做好青年群体就业工作

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陈勇嘉表示,一些劳动者在求职就业中还面临“急难愁盼”问题,部分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仍在寻找合适的工作,这些是就业工作中需要努力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何做好青年群体就业工作?据介绍,人社部启动实施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组织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中央企业专场招聘等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截至4月中旬,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春季专场提供岗位420万人次,活动主会场推出197场各类特色服务活动,重点推出16场跨区域巡回招聘会。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包括10项专项行动,将聚焦中小微企业,提供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实施补贴政策“直补快办”,激励市场主体更多吸纳就业;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录(招聘)规模,适当增加基层服务项目招聘人数;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活动,重点组织线下招聘,做到月月有招聘、周周有专场,保持市场热度。

人社部方面介绍,将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启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着力拓展就业渠道、做实做细就业服务,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论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十个关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