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奚国华    2023-02-28 10:22:52    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国有金融控股公司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决策部署,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推动国有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焕发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控”)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内嵌到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合理确定不同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综合考核等机制,切实保障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健全党建引领的管理流程,围绕“战略制定、目标核定、任务分解、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绩效辅导”六大关键点,逐项嵌入党建管理要求,把党内监督与监事会监督有效结合起来,将党建工作质量与绩效评价挂钩,确保党的意志主张融入战略决策体系,提高各项决策的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

以改革强治理、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近年来,中信金控全面落实国家监管要求,优化股东对董事会、董事会对经营层的授权方案,逐级实现充分、有序授权放权行权,完善股权董事履职保障机制,确保不同主体能够主动参与治理决策,形成有效制衡的监督机制。不断强化在管理资本、风险、关联交易和协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打造承上启下的“连接点”和“中枢站”,确保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按照“控风险、搭平台、建机制、定规则、强协调”的思路,设立经营层各专门委员会,实现财务端、风险端、业务端的穿透式管理,做到“宏观管到位、隔离做到位、微观不干预、协同成生态”,提高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为子公司发展赋能。

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和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信金控立足于“全机构、全资产、全口径、全流程”,实现对下辖不同金融机构的统一全面风险管理。创新风险管理机制,以并表管理为框架,逐步实现对银行、证券、信托等机构跨业风险的穿透式监控管理,构建股权、信息、资金等方面的“防火墙”,规范关联交易管理,防范风险跨境、跨业和跨机构交叉传染。探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风险数据,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统一风险数据集市,主动应对交叉风险;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风险跟踪、风险监测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集成各类风险管理控制点,提升风险管控智能化水平,守住防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中信金控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努力找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和发力点。一方面,坚持协同联动,整合子公司专业优势,形成齐抓共管、同向发力、服务实体的局面。比如,围绕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助力提升实体经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坚持机制促动,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全流程,形成策略、机制、资源、产品、管理相配套的一揽子“组合拳”,将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服务实体经济指标纳入考核,坚持正向激励与惩处问责双管齐下,建立简便易行的尽职免责机制,激发服务实体经济动力,夯实持续稳健发展基础。

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信金控充分发挥自身客户体量大、数据资产多、业务范围广的优势,聚焦管控、连接、赋能三大定位,加快培育数字化能力、优化数字化治理、打造数字化生态,将数字技术融入前、中、后台服务流程,提高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匹配性、便捷性,努力实现客群经营、业务拓展、智能风控、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高效协作。

(作者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农民增收保“价”护航
下一篇:拓宽“中国制造”出海通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一系列新职业正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

一系列新职业正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