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中亚国家期待加强区域合作

赖 毅    2023-02-22 12:00:32    经济日报

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地带的中亚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中亚五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超过3000亿美元,并且有望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世界银行日前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中亚地区经济增长将维持在3.9%的水平。不过,该地区经济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新冠疫情常态化、乌克兰危机、世界能源价格波动等均对地区发展产生一定压力。因此,加强相互对话、扩大区域合作,以应对难以预料的世界经济波动和地缘政治冲突,逐渐成为中亚地区的广泛共识。

面临关键机遇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中亚2030:未来景象”国际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中亚国家面临三大关键机遇,未来几年将成为中亚深化区域合作的窗口期。

首先是人口红利机遇。目前,中亚人口超过7500万人,近10年来平均每年增加100万人。同时,中亚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地区之一,平均年龄为27.6岁。其次是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自2021年12月份以来一直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全球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持续存在,世界经济出现去全球化或去区域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中亚地区有机会成为亚欧大陆新的区域贸易中心。此外,该地区交通走廊作用突出。中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很好地胜任亚欧交通走廊的角色,古丝绸之路上就遍布诸多中亚历史名城。目前中亚各国正在进行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研究实施新的大型跨国铁路项目,以连接欧洲、中东、亚洲市场。

合作领域广泛

乌兹别克斯坦战略与跨区域研究所副所长阿克拉姆容·内马托夫认为,全面发展中亚区域合作,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

第一,提高相互贸易比例。中亚地区相互贸易额仅占各国贸易总额的10%,该指标在欧盟内为63.2%,在东盟内为70%。因此,有必要在中亚地区内运行更为全面的自由贸易体制,抵制官僚作风,支持商品、服务和资本在区域内的跨境流动。

第二,加强中亚产业本地化及进口替代。利用比较优势和经济互补性,中亚国家可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替代来自第三国的昂贵进口产品,甚至打入外国市场。生产本地化和出口多样化不仅有利于抵御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也有利于提高地区的投资吸引力。

第三,降低运输成本。数据显示,由于运输成本较高,内陆国家GDP增长较沿海国家低1.5%,内陆国家对外贸易额较沿海国家少30%。为有效降低中亚国家相互贸易和对外贸易运输成本,有必要加快建立中亚国家互联互通及基础设施项目区域委员会,以协调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方面的合作,合理规划运输网络、物流中心、过境点的布局,推动运输领域数字化,提高过境贸易效率。

第四,保障能源安全。由于石油、天然气价格暴涨,中亚各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能源危机。各国能源系统过度依赖一种资源,导致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使中亚地区在冬夏用电高峰期面临电力系统瘫痪的风险,从而对经济合作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哈萨克斯坦盛产石油和煤炭,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拥有大量天然气,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为充分释放中亚能源潜力,应加强中亚电力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在能源领域推行协调性政策。

成果初步显现

2022年下半年至今,中亚区域合作不断提速。

2022年7月21日,第四届中亚国家元首峰会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五国总统签署了联合声明、《2022—2024年区域合作发展路线图》、中亚国家多边模式框架下相互合作概念、中亚区域《绿色议程》方案等文件。会议讨论了《关于21世纪中亚睦邻友好与合作发展的协议》,该协议有望在2023年中亚峰会期间获得通过。2022年年底,托卡耶夫连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后立即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签署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协议,包括《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同盟关系条约》及两国边界划定条约。这使哈乌成为中亚地区最早解决边界纠纷的一对邻国,为中亚其他国家间解决争端、扩大合作起到了带头作用。今年1月6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能源部长签署了在纳伦河共建“卡姆巴尔阿塔1号水电站”协议。

作为中亚国家的友好邻邦,中国积极助力中亚区域合作。2023年1月份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华期间,中土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复兴丝绸之路”战略对接的谅解备忘录。至此,中国同中亚所有国家均签署有关“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中亚区域合作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紧密对接水到渠成。2023年初,中吉乌铁路加快建设协调办公室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成立,中吉乌铁路可行性研究结果也将于今年6月1日前出炉。中国同中亚五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将有力维护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地区国家产业发展水平和全球经济参与度,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提质升级,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下一篇:转换动能,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