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五子”联动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

——访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殷勇

朱竞若    2023-01-11 10:04:32    人民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以来,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北京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将如何推动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殷勇。

以“质”的扎实提升,带动“量”的稳步增长

记者:2022年北京经济发展成效如何?进入新的一年,北京推动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殷勇:2022年极不平凡,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取得新成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万美元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35万元/人以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7%;1至11月全市新设企业23.1万家,平均每日新增科技型企业293家,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要继续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这是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从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出发作出的战略安排。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五子”联动如何带来首都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殷勇:“五子”联动,紧扣“质”的扎实提升,带动“量”的稳步增长。

第一“子”,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维度来考虑的。将以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和人才优势,高标准建设在京国家实验室,持续支持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集中力量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巩固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竞争优势,着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

第二“子”,是“两区”建设。这是从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维度来考虑的。将牢牢抓住“两区”建设重大机遇,推动出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2.0方案,积极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积极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桥头堡。

第三“子”,是数字经济。这是从用好数据这个最新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的维度来考虑的。目前,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7%。将以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抓手,更大力度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子”,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这是从把握好供给和需求这对宏观关系的维度来考虑的。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第五“子”,是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从更大视角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和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维度来考虑的。将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统筹用好腾退空间和地下空间资源增补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向存量更新转变。高水平推进首都“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建设,携手津冀共同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记者: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如何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打造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殷勇:过去一年,首都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布局中谋划,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关村、昌平、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全面运行,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科技成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率先形成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8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接近80%的“双80%”发展格局。目前,北京跻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前三名,进入全球创新型城市前列。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主抓手,塑造首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加快布局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契机,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创新取得更多基础原创成果和底层技术突破。

二是深入开展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去年,部市联动推出了中关村新一轮24条先行先试改革政策,以解决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目前实施成效十分显著。今年,我们将推动24条扩大到示范区全域,在金融、人才等领域滚动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同时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持续巩固高精尖产业发展优势。将聚焦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方向,深入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不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是面向全球招贤引才,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人才之都。

数字经济是新领域、新赛道,也是新动能、新消费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北京如何落实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殷勇:固定资产投资,我们强调量稳质优,2022年投资超过8000亿元,1至11月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6.6%、58.5%。消费供给能力和品质显著提升,北京环球影城等消费新地标不断涌现,线上消费保持活跃,2022年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39.6%,创历史新高,直播电商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元。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决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同时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

记者:数字经济是北京的优势,2023年将重点推进哪些领域?

殷勇:数字经济,是新领域、新赛道,也是新动能、新消费。新的一年,我们将在数字经济上更好发力,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区块链算力平台、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推动北京数字贸易港建设,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示范,提升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能级。更加突出以数据驱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3.0等新标杆工程,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1日 02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税连降,开放红利加快释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