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到2025年,形成一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成果——

以技术创新支撑绿色低碳发展

王俊岭    2023-01-04 10:46:16    人民日报海外版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愈加凸显。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未来3年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明确九方面重点任务

对于加快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案》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5年,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其中,绿色技术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成果。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方案》提出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引领,二是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三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四是加快绿色技术转化应用,五是完善绿色技术评价体系,六是加大绿色技术财税金融支持,七是加强绿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八是强化绿色技术产权服务保护,九是深化绿色技术国际交流合作。

比如,在强化关键绿色技术攻关方面,要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重点专项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绿色技术;在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方面,要培育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对中小微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鼓励地方政府联合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共同实施绿色技术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这些重要措施从绿色创新需求、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交易、绿色技术应用等环节,为绿色技术的全链条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说。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管理机制,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成效在考核评优中的比重;在年度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中加大对绿色技术标准的支持力度;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引导各类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落实相关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绿色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在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上,《方案》着墨颇多。

“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性共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主任张英健说,2020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通过制定面向碳中和的科技战略与计划,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他认为,当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兼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目标实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绿色低碳发展这一前沿领域,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这一场绿色技术创新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更好服务“双碳”目标

在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九天看来,《方案》明确提出了以能源节约与绿色低碳转型、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负碳及温室气体减排为绿色技术创新重点领域,遴选了节能降碳、清洁能源等领域先进适用绿色技术进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丰富和发展了绿色技术内涵,突出了先进性和引领性。

“我国碳排放总量大、碳排放强度高、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短,当前的绿色技术水平远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下的碳达峰碳中和。”张九天说,《方案》突出了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并面向2060年碳中和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绿色低碳循环技术明确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新方向,为全国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指明了思路方向。

从《方案》看来,未来将采用“揭榜挂帅”“赛马”机制,以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技术攻关等方式,前瞻布局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创新,最终更好地服务“双碳”目标。

“《方案》全面系统提出了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务实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绿色技术创新活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