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放堂食,行程码“摘星”,景区、影院、文化场馆陆续开放,虹口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收官......过去这一周,人们熟悉的上海、熟悉的“小确幸”,次第如常归来。这当中最触动人心的,是这样一幕:一辆1038路公交车滑入中港河,突发心梗的司机用仅存的气力告知乘客逃离,外卖小哥不顾腿伤下水救人,无数路人赶来施救,另一公交车的司机狂奔追车、摔倒了爬起来再追……危急时刻闪烁的人性光芒,令人肃然起敬,彰显着这座城市善良温暖、守望相助的底色。这才是我们熟悉的上海——一座温良的、向善的、勇毅的且人人都能感受到温度的城市。
刚刚结束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上海保卫战,一个个平凡百姓或挺身而出,或顾全大局,或坚忍自控,凝聚起抵御风雨、披荆斩棘的磅礴力量,也给上海的城市品格增添了更加深刻的注脚。如常的上海归来之际,需要呵护、疗伤,更需要延续、弘扬这股凝聚人心、提振信心的精神力量。
现下的上海,仍面临“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很多年轻人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不少老人在期盼出行、办事更加便利,更有许许多多被疫情耽搁的“安居梦”、“创业梦”等待实现。上海,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携手共进,付出加倍的努力,加速经济恢复重振,持之以恒推进民心工程,让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让这座城市的“魅力曲线”重新上扬,最重要的,是恢复信心,凝聚共识。
“这是一场新的跨越,也是一次新的出征”,刚刚结束的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在报告中宣示。新跨越,新出征,力量和信心来自人民。
上海市领导在提及做好第三季度重点工作时指出,要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落细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加快推进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
怎样“用心用情”?如何“落细落实”?
让暖阳照到每一个市民,就要努力丰富城市的“感知神经元”,把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甚至未曾进入视野的问题,及时纳入城市治理系统、改善反馈。在出台纾困帮扶的举措时,想得更细一些,俯下身去、体察细微、感同身受,真正帮到“难”处。比如金山区为提振旅游经济、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主动补贴精品民宿、鼓励民宿改造升级、投放文旅促销,让民宿业主无后顾之忧,也让周末的沪郊度假游出现“一房难求”的繁荣景象。
上海这一届党代会郑重提出城市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说到底,是为了让百姓更幸福,让城市更温暖。为此,上海市委将大调研常态化、课题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细细走访、梳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上海治城,核心是人。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和魅力风范,体现在抵御风雨、攻坚克难的斗志和韧性,也体现在日常城市治理的一枝一叶。只有更注重人情冷暖,注重“人”的活动体验,“绣”出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才能让上海的“魅力曲线”持续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