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四十七】
上海疫情来势汹涌。为加强基层力量,松江区委组织部紧急建立应急支援干部库,优先从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选派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及有抗疫经验的55人下沉社区。至今,通过组织选派和街镇居村党组织推荐,全区先后下沉“第二书记”已达379人。
松江区制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临时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第二书记”配合居村书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主要在隔离点、封控区,居民区、商区、园区服务。
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说,“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干部就越要与群众在一起,团结群众就能战无不胜。”
3月7日,区委组织部向九里亭街道派出18名“第二书记”
从志愿者到“第二书记”,每一次检测都像一场战斗
“明天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招募报名。” 晚11点11分,一条消息在党员、志愿者群中跳出来:“志愿者岗位按今天(位置),今天没参加的明天现场分配,负责秩序维护。集合时间待定,请定好6:00前闹钟并及时关注群公告。”发完,李爱华又加了一句:“还没睡的可以接龙了。1、李爱华”。
正待命的志愿者们,迅速跟着接龙,第二天所需的20多个岗位很快报名完毕。这是松江区洞泾镇荣欣居委会长泰社区志愿者微信群常常出现的一幕。第二天一早,李爱华便出现在核酸检测队伍中,当起了扫码员。
李爱华是区委组织部的一位科长,3月起,便断断续续在网格化筛查中隔离在家。她和丈夫都当起了社区志愿者。3月30日,区委组织部任命她为荣欣居委会“第二书记”。自此,她成为社区抗疫的重要组织者。
松江区委组织部制定了“上任七件事工作清单”,让第二书记工作有章法有效果。按照清单,李爱华先向居委会报到,并挑起长泰社区的部分管理工作,梳理报到党员名单,建立党员和志愿者群,成立党员突击队,明确党员任务分工。3月31日,长泰社区党员志愿者集合,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李爱华居家办公之余,带领党员几乎天天参与志愿者工作。按规定,“第二书记”首先要当好战斗员,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最新要求,协助疫情防控;当好服务员,以精细服务彰显社区温度,关心老人、儿童、孕产妇和患有基础疾病等困难群体;当好保障员,做好上下内外信息、人员、物资整合调配,形成抗疫合力。
荣欣居委会管理三个社区、3300多人,仅靠几名居委会干部显然不足。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时间常定得比较急,短时间反复完成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居民的组织是个大问题。
她与居委会书记陆梁华、副主任司琢、群主姚玉婷以及物业团队一起制定方案,排出线路,确保居民不交叉行进,力保在规定时间完成检测。在现场,她为居民扫码,对老年人还要帮着找码。“每次检测都像是一次大战!”她感叹。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第二书记”救场
万智华,区司法局法援中心主任,两个孩子的妈妈,则被派至另一个社区担纲“第二书记”。3月7日,她成了区组织部向九里亭街道派出的18名“第二书记”之一。打起背包住到亭北居民区担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九里亭街道领导说:“居委会干部连续奋战四天四夜,早已超负荷运转,你们将为社区注入新的战斗力!”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第二书记”救场。“走,跟我送物资去!”刚到不久,万智华就跟着居委会朱老师来到依云郡小区,一辆大货车缓缓停到小区门口。为了解决封控小区居民最关心的吃饭问题,街道每隔三日为大家免费配送一次生活物资——鸡、蛋、肉加上各色蔬菜水果,沉甸甸的一大袋。她带领“大白”志愿者一栋一栋楼地跑配送。“手臂酸痛,勒出印痕,但看着居民的笑容与感谢,深感欣慰”,万智华说。
在社区搬运的物资,是万智华的工作之一。
一天,万智华一早穿戴好“大白”,进入封控小区依云郡,这次全员核酸检测如果全阴,解封就在眼前,居民们都特别轻松欢快。可是,居民区域内金丰蓝庭二期已又被封控,原来,小区出现了密接人员,正是头一天不带口罩哭诉的阿姨,她在隔离点的儿子核酸异常。阿姨一时激动的冒失行为,居委会8名工作人员被认定为次密接人员,前往隔离点,金丰蓝庭二期暂时封控,再次开展48小时两轮全员普筛。
居委会办公室内的气氛瞬间凝重,万智华生出深深的无力感。但是,疫情防控决不能拖延,大家振奋精神快速将手头工作移交,匆匆收拾好行李待命。
晚上7点,万智华亲手给自己开了张隔离转运单,坐上去隔离酒店的转运车,因这场意外,她不得不离开抗疫一线。接替她的,将是另外的“第二书记”。
“最难的是调解大家的负面情绪”
松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陆海峰,3月31日下沉至中山街道郭家娄居民区,担任临时党支部“第二书记”。居委会同时管理两个小区,他与居民区党支书吴斌分工,主要负责林肯小区防控工作。
陆海峰与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根据上级工作提示和物业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小区临时管控措施。积极联系物资保供渠道,开启“邻里互助”模式,小规模逐步放开小区内各类外卖和自发团购,通过严守报备审核流程和完成消杀静置等操作,杜绝疫情风险。
在社区,大白服是陆海峰的日常。
“最难的是调解大家的负面情绪”,他坦言。因为防疫、购物等多元诉求,社区工作者甚至志愿者都成了小部分居民宣泄不满的对象。“我们苦口婆心,劝说和解释,有时候整天都在回复各类咨询、投诉和举报,连社区民警也被我们请出场好几回,身心紧绷啊!”
面对再大压力,他依然永不放弃:“我们和大家一样,都是第一次面对非常情况,没有正确答案可参考,但我们依然怀着信念和热情在工作。我们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都能摘下口罩,邻里们来个一醉方休!”
“组织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现在,社区战疫一线就是我的岗位!”至今,他们依然在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