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四十六】
20多天,52个防疫应急项目, 200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82482张床位。疫情之下,上海建工及旗下20家单位的3万余人次建设者,抢出一座座方舱,筑起上海的“护城河”。
4月17日,由上海建工历时5天建造并管理运维和服务保障的金山方舱医院顺利交付使用。至此,由上海建工建造的30个方舱医院项目床位交付率超过97%,4个集装箱板房项目箱体100%交付,崇明项目6279间板房也计划于24日前分批验收全面交付。此外,上海建工还建造适应性改造医护项目15个、新建公租房项目2个、实验室项目1个。
闵行体育馆是上海最早建设的方舱医院之一。上海建工3月20日接到紧急任务后,迅速组织900余名建设者,不分昼夜连续奋战72小时,将体育馆改造成能够容纳800个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的集中隔离管理场所。
在嘉定,由上海建工承建的临时隔离用房项目已于近日交付,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2万平方米,提供近4000个床位,施工最高峰现场近4000人同时作业。
在崇明花博园区,2500多名上海建工人争分夺秒,正在建设超6000套临时隔离用房,最快将于4月22日逐步投入使用……
人心齐,泰山移。上海建工旗下一建集团、二建集团、四建集团、五建集团、七建集团、总承包部、安装集团、基础集团、机施集团、装饰集团、园林集团、市政总院、建工总院、房产公司、建材科技、华建公司、新晃公司、电商公司、羿云科技、建工医院等单位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3月底的上海,还有点冷,没有被子盖,我们就裹着衣服,每天只能睡不超过两小时。”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美华是施工现场为数不多的女性。现场24小时不停工,工人两班倒,交班后就地铺板睡觉,但应急指挥部管理人员要随时待命,解决现场各类问题,只能找间隙蜷缩在车里休息一下。
“现场1000多个工人和100多个管理人员的一日三餐和睡觉问题,是重中之重。”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工会副主席张轶男负责统筹后勤保障,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工地现场,她一天行走的最高步数达到5万,曾连续72个小时没合过眼。连续高压工作状态下,怎么让大家坚持下去呢?“作为党总支书记,我一遍一遍告诉大家,你们是最棒的!到了抢工后期,真的完全是靠毅力在支撑。”
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交付启用后,上海建工旗下安装集团、二建集团、五建集团共39名员工组建后期运维团队,担负起隔离点内机电和土建的维保任务,纳入整体封闭管理,挑战也随之而来。
安装集团总工程师、维保团队负责人冯强说,“由于场馆内部为污染区,10个场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故障,我们都要以最快速度排查解决。”每一位维保队员进入隔离区前,都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接到报修后,团队会首先派一名工人入舱确定故障情况,再通过对讲机报告,让对口维修的维保队员进入。
“累到筋疲力尽,但也很充实”。在金山方舱医院项目现场,四建集团物资部总经理助理鞠力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多事情都是摸石头过河,团队力量的伟大,在这一刻充分体现出来。”四建集团动力设备部总经理肖记民负责设备调度管理工作,每天要接超过300多通电话,每晚睡眠不到3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发现了过去设备管理的一些问题,“要从战斗中学习经验,再把这种经验投入其他建设。”
上海建工员工不计得失、不辞艰苦,持续奋战在建设第一线。“使命必达,同心守沪——我们义不容辞!”上海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