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作者:薛佳玥 俞曦 刘倩
一则小视频,让这个讲上海话的“男主角”火了一把。有网友说,这才是上海男人的腔调。
这个上海男人,叫薛伟捷,负责复星商社全球物流组的抗疫物资调配工作。香港疫情爆发,他就忙起来了,又要到现场驰援上海、吉林,薛伟捷每天为复星基金会跑捐赠。“一个多月了,几乎每天只睡4小时。”
“我们一直开玩笑,别人是躲着病毒,我们复星人是追着病毒跑,追上病毒才能战胜病毒。”薛伟捷笑,“我反正是追了快一个月了!”
早上8点半到公司,开始理单子,下午直奔仓库指挥,每天发20、30车,一单都不能出错,体力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每一天,复星组织筹措的防疫应急物资,需要经过薛伟捷的调度,从前方工厂、仓库进入终端的社区、高校、政府部门……
3月18日,杨浦区三门路上的复星防疫保障物资分配中心,薛伟捷和同事正在清点货物,一个人录入,一个人归类。从下午4点到晚上10点,花了6个小时把刚刚卸货的牙膏、口罩、手套、血氧仪、额温枪、洗手液、防护服……一一归类。
约1000平的仓库内,分类堆放着70余类,90余万件的防疫应急物资。各种运输车辆已经停驳待命,依维柯负责将牛奶、泡面、午餐肉等生活物资送至上海交大、华师大等高校;箱式货车负责将大批量的防疫物资送至港口、 码头、街道等保障点。
微小的需求也不能忽视——几双拖鞋、几套牙膏牙刷就通过“闪送”,交付到有紧急需求的个人手中。
薛伟捷经手的中转物资,“日均约20万件,最高时处理了40万件。”薛伟捷看了一下手头上的应急物资需求统计表。他要通过10至20辆车辆,逾60班次的排班调度,搭建起前线工厂—中转仓库—需求末梢的物流通道,确保这条动线永不间断。
物流要借助外力。非常时期,有的司机核酸报告过期无法发车;有的是整个车队正好在封闭管理;也有外地司机不了解情况,怕隔离不愿来上海……“蛮伤脑筋的。至少得打50个电话才能出10辆车。”挠挠满是白发的头,薛伟捷自嘲,“发量倒是坚挺,白头发充场面,让领导觉得我蛮蹉跎的。”
特殊时期,抗疫物资紧俏,就算抢到,也要盯牢。
“运输过程一环扣一环,几乎无缝对接。空运、陆运、海运的抗疫物资到了后,半夜司机师傅就会和我电话联系,所以我一晚上几乎要接十几个电话,有时候干脆4、5点接到个电话,我就不睡了,下去遛遛狗,思考思考第二天的工作。” 薛伟捷说。
不过现在,薛伟捷连半夜透口气的机会都没了。
3月16日清晨,家住杨浦区的薛伟捷发现所属街道被列入筛查区域。这意味着自己工作得停顿48小时。他急忙找到社区管理人员,在出门申请表上写下“我是上海复星基金会调配抗疫物资的人员,我手上的应急物资不能原地静止”。沟通之后,薛伟捷住进了离公司10分钟路程的酒店。
3月18日,薛伟捷所在小区筛查结束。稳妥起见,他还是选择继续住酒店。儿子读三年级,本周上网课,早已学会自己操作电脑。“我蛮想我儿子,也蛮想狗狗的。”
但顾不上啊,他忙着去上外送一批捐赠的抗疫物资。上外松江校区和虹口校区都在封闭状态,需要大量物资供应。“我们少睡点没关系,别让里厢小朋友吃苦。”
“上海男人有时候一直被吐槽,大家要知道,关键时刻,上海男人最靠谱了。”这位80后上海男人笑说,自己只是无数在城市中默默付出的一员,“上海有千千万辛苦工作的志愿者,我们一起守护好上海。”
是的,在上海,动员社会力量扛大事已成传统。不管上海男性还是上海女性都同样靠谱!
(本文图片由复星基金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