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阿凡达2:水之道》这部承载了无数观众期待的电影终于在全球上映。根据点映及正式上映释放的口碑来看,不论国内外,观众对影片的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提到电影的视觉效果很壮观,但故事情节有所欠缺。
时间追溯到2009年,那一年《阿凡达》的上映成为现象级事件,它掀起的“视觉革命”也使这部影片也成为科幻影史上的里程碑。当然,尽管剧情也并非第一部《阿凡达》的强项,但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使用3D技术拍摄的电影,它借助新科技所呈现出的全新电影画面也足以令观者心醉神迷。况且,抛开特效不谈,两个星球间的战争、新奇的种族设定等等也彰显了主创人员磅礴的想象力。换言之,第一部《阿凡达》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想象力的最大释放。
诚然,影视技术的进步可以为观众带来更美妙的视觉体验,但电影的真正魅力在于小小银幕背后潜藏的无边想象。上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库布里克曾有一句名言:“理性只能带你到达一定边界,越过边界你要还想前进,那你需要诗意,你需要想象力。”在影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典又缘何能够不朽?原因就在于经典能够带给观众超越时空的想象和共鸣,启发观众思考银幕之外、散场之后的留白。正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在1968年便开始畅想遥远的外太空,而阿波罗登月也不过是在1969年。现在回看这部电影,其技术未免有些过时,但片中关于人与宇宙关系的哲思依然带给观众无尽的遐想。
开发观众想象力,需要编剧打破常规,探索别具一格的故事框架。在影视作品的主创人员团队中,导演和编剧是无可争议的核心。导演更多时候负责掌镜与调度,用镜头语言传达精妙的情感逻辑;而编剧则是剧本的创作者,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述影片的整体设计。史上最赫赫有名的编剧可以说是莎士比亚——人们往往感慨这位天才巨匠对文学所做的贡献,却忽视了他作为一个编剧所展现出的惊人才华。事实上无论是莎翁的“四大悲剧”还是“四大喜剧”全部都是为演出创作的剧本,尽管生活在中世纪,但他的剧作却能够破除陈腐、推陈出新,借助经典与现实的置换来诠释现实问题。比如《哈姆雷特》中优柔寡断的王子形象,就与公众心目中传统的贵族形象完全不同,这种框架的设置就使人物有了“人味儿”。
开发观众想象力,还需要合理使用技术,使得科技体验与故事内核相得益彰。当前在电影界,技术至上主义思潮甚嚣尘上。诚然,科技的进步确实为影视艺术创造了新的提升空间,高帧率拍摄、LED虚拟拍摄、全景立体声、4D技术等等层出不穷的影视新技术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一些影视导演片面追求先进技术的堆叠,对电影的故事内核却未能匠心打造。《阿凡达2》的高帧率和高分辨率成像使得观者宛如身临其境,但正如许多观众所言,它没能“继续开发宇宙新想象”,影片中部分情节也都是好莱坞商业片的俗套桥段,无法将观众的想象带到银幕之外。三个小时的观影体验过后,除了回忆所谓的“视听震撼”,影片内容本身却乏善可陈,这未尝不是一部影片的失败。
《阿凡达2》上映首日票房破亿,给后疫情时代略显凋零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观众的一片喝彩声中,我们也应当冷静下来审视这部影片的不足。诚然,技术创新也可以为影视创作赋能,但故事的磋磨、想象力的开发才是“第七艺术”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好的电影应以故事为核,以技术为翼,使观众的想象力在荧幕之外也能自由驰骋。
(王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