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其中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强调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来说,在中华文明史上先贤就有类似的理想和追求。《论语》中记述,孔子到卫国感叹“庶矣哉”——人口够多的。给他赶车的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答:“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教之。”意思就是,人多是好事,要让大家都富裕起来,还要在富裕之后加强教化。这足以看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是中国自古就注重的文化传统。当然,孔子的“教”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不完全一样,但从传统中汲取思想文化精华,也是我们实现文化自信自强不可或缺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重要营养,也是文艺评论的重要镜鉴。同样,在新时代创作更多优秀作品特别是高峰式作品,以文艺评论推动文艺创作并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理解文艺作品且不断提高鉴赏水平,也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艺评论要紧紧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这一时代主题,立足于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立足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努力开辟新境界。
近年来,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党组部署,在内容生产中不断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党的二十大对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报告精神,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的指示、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提高质量和水平,使之更好地成为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成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编辑宋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