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发展史上,美术与评论、创作与理论素来是一对相伴相生的范畴。从某种层面上看,讨论美术评论,也是对于美术创作的理论再创作。文艺评论、艺术批评在理论建构上对艺术创作所起的积极建构作用,早已被中西艺术史所反复验证。在现代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艺评论与艺术批评,也有其自身规律和发展轨迹。20世纪以来,对于建构起属于中国或东方的评论理论体系,已有诸多理论家的自觉探索和不懈努力,今天的艺术评论也已深刻融入到中国本土的思维逻辑之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阐释,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语境,如何建构中国文艺评论的现代化格局,成为当下文艺评论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在这里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是在新时代如何重拾美术评论的话语权,如何重塑艺术批评对于艺术生态价值的作用。首先,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美术评论和它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紧扣社会时代的脉搏,评论家应该谈出真问题,关注真正的好作品,通过守正创新的文艺探索,不断攀登文艺高峰。于是,如何真正走进美术创作的现场,在鲜活的美术创作生态中运思动脑,就成为当下美术评论的核心问题。其次,评论家要坚守良知,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进行学术批评与艺术评判,不能被市场所裹挟,不能人云亦云。一种富有锐度的评论观点要求美术评论者具有明确、锐利、敏感的视角和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呼唤更多高质量、讲真话、谈到点子上的批评,更多思想深刻能够引发共鸣的批评,更多真正有学术建构价值的批评。
在追求锐度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评论观点的深度。某种程度上,当下缺少的并不是挑起话题的“意见领袖”,而是能够引发共鸣、引领价值的声音,尤其是在当下,那些为了博眼球而故意标新立异的言论是没有任何影响和建构价值的。好的美术评论同样需要有温度、接地气、能读懂,从本质上说,美术评论的功能是对于美术创作的现状、具体作用、审美倾向与得失进行具有说服力的品鉴与引领,并以创作性的理论思维对艺术作品进行导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术评论对于美术作品的解读与评析应具有一定的代入感,能够引发受众的共鸣和欣赏欲望,进而起到对受众艺术欣赏能力的提升与引领作用。因此,一篇好的文艺评论绝不应仅仅满足于小圈子、特定群体内部的影响,而应面对更广阔的受众,实现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提升转换,产生审美价值与价值共鸣。在这一角度上,一篇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存在,甚至故作晦涩玄虚的文艺评论,是无法让人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感的。
与此同时,优秀的美术评论同样应该在专业圈子里叫得响,经得起推敲和考验。这就要求美术评论的本体质量要过硬,阐述观点摆出论据时不兜圈子,不故弄玄虚。因此一篇好的美术评论不仅要有锐度和温度,也要有纯度,多些干货,少掺水。对于美术评论而言,纯度指向的是观点的精准度和纵深度,意味着对于美术本体认知的专业度和评判的准确度。仅以美术评论为例,从绘画本体层面看懂作品是最基本的前提和要求,美术评论不应停滞于搬弄辞藻的文字游戏,而是要观察思考并提出实际问题,或就某一现象提出问题的解决路径,进而指出艺术本体的真问题。
对于美术评论而言,锐度、温度和纯度是三个最为重要的价值维度。在它们的背后,对于美术创作和欣赏的深化、艺术市场与生态的净化、艺术本体与认知角度的纯化,则是当下美术评论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今天,培养一位优秀的美术评论家,既要葆有能甄别判断、啄到病根的“啄木鸟”精神,又要有深掘艺术创作本体、勇于探索真问题与攻克难课题的勇气,这样才能不负时代、不负文艺的初心。新时代的美术评论的本质是发现真问题,激浊扬清,守正创新,站在时代的高度,为艺术创作把脉,寻找浇注艺术之树的生命之泉。因为美术评论和美术创作一样,一面在塑造艺术史,一面也在书写艺术史。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