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物馆从小众走向大众,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因出彩而破圈,逛博物馆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策划推出3000余个线上展览、1万余场线上教育活动,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
打卡博物馆早已成为人们的新潮流,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既是为了感受一种文化氛围,也是想要从文物中探索一段历史。近两年,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博事业的更多期待,不少博物馆都策划将文物搬到了线上,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VR(虚拟现实)等的运用,办起“云”逛博物馆的活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看想看的文物,了解想了解的历史,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一场沉浸式博物馆漫游。
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让博物馆“活”了起来,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也是博物馆转型发展的一个呈现。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官网正式公布博物馆的新定义,其中就提到“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并“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这意味着博物馆也要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并最终更好地实现公共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普及。
在预防性保护措施之外,博物馆要为受众“提供多种体验”不仅需要科技的力量,也需要下沉市场对受众群体有所了解。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言:“我们博物馆人更应该做好准备,将文物内涵用一种公众听得懂、喜欢听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说“云”逛博物馆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期待,那提升吸引力就是更进一步的目标。
此前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节目,《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艺术作品都赢得了满堂彩,这些为博物馆的“破圈”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在短视频已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的当下,以此为借鉴,短视频+博物馆/直播+博物馆正在形成新的传播点。故宫博物院的匾额为什么设在参观出口?谁是紫禁城第一位西洋钟表修复师?石鼓馆为什么只展出十块黑乎乎的大石头?……这些冷知识,如今在故宫博物院官方抖音账号推出的“抖来云逛馆”第二季上热闹了起来,因为专业性强,又充满了趣味,吸引了大量网友。大到某座宫殿的历史意义,小到一件器皿的纹饰演变,人们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历史,也“储存”进了大脑。潜移默化中,短视频架起了博物馆和受众之间的对话桥梁。
也应该看到,要建立起对博物馆以及某一文化的整体认知,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有配套的产品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的输出。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则尝试以直播将小知识点连缀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面,如通过直播讲解宫廷服饰、钟表、茶文化等知识,揭秘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古代,宫中人们如何度过夏天。常听常新,这样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另一方面也更大程度发挥了博物馆的功能。
不论是文物数字化还是线上展览馆,不论是打造短视频产品还是直播开讲,六百岁的故宫正变得愈发年轻。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的常态,也给更多博物馆以启示,与这个时代发展同步,与民众同行。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其馆藏文物承载着一地的灿烂文明和历史文化。人们对博物馆的热情日益高涨,其背后是对精神文化更深层次的追求。而这也对博物馆“活”起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技术如何发展,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都是未来“云科技”背景下传统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林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