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走进中国茶叶博物馆 品赏茶文化盛宴

2022-06-10 16:48:19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水景与茶座。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背倚吉庆山,面对五老峰,东毗新西湖,四周茶园簇拥。举目四望,粉墙、黛瓦、绿树与连绵青翠的茶园相映成趣——这便是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

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浙江杭州,包括双峰馆区和龙井馆区两部分,建筑面积共约1.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4875平方米。两馆区由一条古韵浓厚的“乾隆御道”和秀丽的“龙井八景”相连,引领观众踏上一场独特的茶文化之旅。

清代铜胎画珐琅花卉纹提梁壶。

茶史源远流长

中国茶叶博物馆1991年建成开放,现有5000余件藏品,涵盖茶具、茶书、茶叶加工工具、茶样、茶画、茶碑帖等。“作为国内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除了做好茶文物的收藏、研究、展示外,还注重茶知识、茶文化的保存与传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展览品牌。”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说。

走进双峰馆区,几组错落有致的建筑映入眼帘,花廊、曲径、假山、池沼、水榭等逶迤勾连,尽显江南园林的韵味。

“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是一个‘馆在茶间、茶在馆内’的无围墙博物馆,由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5个展示空间组成,从不同角度诠释茶文化。”中国茶叶博物馆文博研究馆员、展陈学术部主任乐素娜介绍,双峰馆区的常设展览为“中华茶文化展”,2003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茶史厅通过丰富的文物、图文资料和复原场景,介绍了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展示了历代茶文化的精华。茶起源于中国,古巴蜀一带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但此时的饮茶主体多为上层贵族、士人。茶叶真正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在唐代,这一时期,茶始征税,茶始定名,茶始成书。“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陆羽《茶经》的问世,把茶文化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两宋时期,斗茶蔚然成风,从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到市井百姓,无不对此兴致盎然。展厅内的蜡像再现了宋代民间斗茶场景——一个妇人在炉前摇着蒲扇烧水煮茶,4名男子手持茶盏,手掌略微倾斜,展示茶面汤花的色泽与均匀程度,以此判定高下。

斗茶是一种兼具趣味性与技术性的活动。到了以冲泡散茶为主流的明代,斗茶基本绝迹。

明清时期,随着欧洲饮茶之风盛行,茶叶成为远洋贸易的重要货物。展柜里,一份有着近300年历史的茶样,诉说着中国茶叶漂洋过海的故事。“这个茶样十分珍贵,它是从载有近370吨茶叶的瑞典哥德堡号沉船中打捞上来的,我馆有幸保存了两份。”乐素娜说。

哥德堡号是大航海时代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远洋商船,曾三次远航至中国广州。1745年1月,“哥德堡Ⅰ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载有约700吨中国商品。经过8个月的航行,在离哥德堡港约900米的海面,哥德堡号突然触礁沉没。1984年,瑞典人发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号,并于1986年进行水下考古,打捞出大量茶叶和饮茶用的精美瓷器。

唐代白釉煮茶器。

茶俗丰富多彩

你见过360公斤的紧压茶吗?漫步茶萃厅,一块巨大的云南普洱茶砖吸引了笔者的目光。茶砖长宽均为186厘米,厚12厘米,采用2000余公斤的野生普洱茶鲜叶加工制成。在这个展厅,可以看到100多种中国名茶和国外茶叶的茶样实物,涵盖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和黑茶,还有花茶、紧压茶等再加工茶。乐素娜介绍,中国茶叶博物馆设有茶样库,收藏古代茶样10余种、现代茶叶1500多种,年代最早的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茶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语道出了茶与中国人生活的紧密关系。茶事厅介绍了茶的种植、采制、保存、品鉴、应用等相关知识以及由茶衍生出来的各类文艺活动。

在“茶之制”单元,不少参观者在一个玻璃展柜前俯身细看。柜中展示了槽式鲜叶处理装置、揉切机、解块分筛机、发酵室、滚筒杀青机、揉捻机、滚筒炒干机等一系列等比例缩小的机器模型,组成了红茶、绿茶的“迷你版”加工生产线。“原来我们喝的茶叶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带着孩子参观的袁女士兴奋地说,“孩子看展览觉得很有趣,我自己也长了不少知识。”

魏晋时期的陶盆、宋代的黑釉盏、明末的紫砂茶壶、清代的粉彩盖碗、近代象牙雕刻的茶匙……“器为茶之父”,茶具厅里陈列着几百件与茶有关的器具,让人大开眼界。一个时代的茶具往往是当时饮茶方式的直观体现。唐宋时期,饮茶需要将茶饼碾成末,故而成套的唐宋茶具里除了碗、盏等,还有碾茶器。在“唐煮宋点”饮茶方式的影响下,唐代的茶具组合里常常会有煮茶所需的风炉、釜等。一套雅致的唐代白釉煮茶器引人注目。“这套茶具出土于河南洛阳,是随葬明器,由茶碾、茶炉、茶釜、茶盏托组合而成,它反映了唐代主流的饮茶方式——煮茶法。”乐素娜说。

茶具厅的独立展柜中有一把精美的清代铜胎画珐琅提梁壶。此壶以黄铜做内胎,再施以画珐琅工艺,纹饰富有层次,用色淡雅,壶腹开光内绘有秀美的花蝶纹。从整体风格来看,这件茶壶应是当时的外销产品。

茶俗厅以场景还原的方式,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与茶有关的风俗习惯。藏族人在帐篷里喝着热腾腾的酥油茶;云南傣家竹楼里的傣族人把茶叶放进土罐,在火上烤香后冲入开水饮用;四川人坐在竹椅上喝盖碗茶,摆龙门阵……

中国茶叶博物馆举办的“茶都伢儿 快乐学茶”夏令营。

茶香远飘海外

中国茶走向世界,给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茶成为流行最广的饮料之一,衍生了丰富的饮用习惯和仪式习俗。

为什么法国人把茶读作THE,日本人把茶读作CHA?俄罗斯人怎样饮茶?英国人的下午茶有什么讲究?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常设展览“世界茶 茶世界展”以跨文化视角,讲述了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路径和发展历程。

“龙井馆区是具有山地园林景观特色的茶主题互动体验博物馆,坐落在翁家山茶山东麓,森林覆盖率高达70%。”乐素娜介绍,茶山中有大量喀斯特地貌组织形成的自然石林和岩洞,游人可以一边爬山赏景,一边参观展览。登高过程中有“茶有真香亭”“问茶亭”“真逸亭”“迟桂亭”等休憩处,还会经过鸿渐阁、茶文化体验大师工作室等体验空间。登上龙井馆区最高处,可以看到一座观景平台,名曰“茶坛”。置身此处,远眺四周茶山,俯瞰西湖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除了策划观众喜爱的展览,我们还希望通过互动体验,让茶文化真正走进当代人的生活。”中国茶叶博物馆党政办主任朱阳说,双峰馆区是茶文化展示馆,龙井馆区则是茶文化体验馆,注重满足体验者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茶叶博物馆打造了“中国茶人之家大赛”“宋代茶生活体验”“茶为国饮 杭为茶都——走进中茶博”等品牌特色活动,研创了“一笺杭梦龙井香”“西湖龙井大碗泡法”等茶艺表演项目,还开设了适合不同人群的茶文化培训课程。截至目前,中国茶叶博物馆已推出9项研学课程,包括四季茶香、宋韵杭州、茶叶科普、伟人与茶、非遗传承等主题,涉及茶的知识科普、采摘制作、冲泡品饮等。

朱阳说,除了线下的体验活动,线上的数字展厅也让越来越多人能够通过远程互动的形式感受茶文化。中国茶叶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推出“节气茶生活”栏目,普及茶知识、推广茶文化,备受好评。(方彭依梦)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提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香港故宫文博馆将于7月2日向公众开放
下一篇:逾900件故宫博物院文物将亮相香港故宫文博馆开幕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