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四川眉山普查收录二百余个非遗项目

2022-06-10 16:43:09    光明日报

本报眉山6月8日电(记者周洪双 通讯员姚永亮)四川省眉山市8日召开非遗记录和普查成果发布会,发布了眉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和眉山非遗普查成果,眉山市文旅局与眉山市档案局还签署了《眉山非遗档案共建合作协议》,并由眉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将非遗档案移交给眉山市档案馆。据悉,文化部门与档案部门创新开展非遗档案共建共管工作,实现“非遗资源共享,统筹合理利用”,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眉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在眉山,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光彩依旧——青神竹编巧夺天工,东坡肘子香飘四海,抬工号子音韵铿锵,木刻精雕细琢,火绘笔走龙蛇,泥塑栩栩如生,山歌情深意长,瑞峰端午龙舟一浆浪花耀古今,洪雅五月台会一场大戏唱千年……

眉山是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市州。眉山非遗普查工作前后历时3年,普查队伍克服了种种困难,走村入户,不漏村镇,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无一遗漏地完成了眉山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非遗普查工作。

截至目前,眉山非遗普查成果共计221个,其中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18个,市级66个、县(区)级137个,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非遗类别;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2人(现在世19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4人(现在世99人)、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54人。

眉山同时也是四川省率先启动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市州。2021年启动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项目工作,前后历时1年,现已完成全市15位78岁以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相关工作,其中90岁以上传承人3位。一年来,共拍摄非遗实践片、口述片、传承教学片、综述片视频56.9小时,录制传承人口述史音频59.8小时,整理口述史文稿39.3万字;收集纸质文献136件,各类电子文献238件,实物文献254件,图片4621张,精选图片428张。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绘画中的时节之美
下一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办6200多项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