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唐云《荷花翠鸟》

2022-04-22 11:01:00    美术报

“花之君子”荷花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梁元帝、黄荃、徐熙、吴炳、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再到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大家都倾心于对荷花的演绎。深受八大山人、石涛影响的画家唐云自不例外,常以荷花抒发胸中意趣,表达着不同阶段的心境、追求和境界等。

唐云(1910-1993),字侠尘,自署老药、药翁,号大石翁,堂号大石斋。浙江杭州人。自临摹古画起步。19岁入西泠印社。1938年定居上海,先后在新华艺专、上海美专任教。上世纪50年代起历任美协上海分会秘书长、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于绘画师法古人,却又不一味泥古。主张学有所变,自存己貌。长于花鸟、山水,兼作人物。笔下花草鸟禽形象生动而又得自然之致。早期作品具田园之风,古稀之年画风趋于凝重。

唐云笔下的荷花既有李白诗句“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般的端庄大气、热情奔放之美,亦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石涛“并与清流作雁行”般的高洁典雅、清新脱俗,也有李商隐眼中“卷舒开合任天真”的一任自然、鲜活野逸,还有“残红半破莲”、 “荷残尚满池”的景象,恰如他称誉齐白石的荷花那般“凋谢而却潜伏着生命力”……丰富的荷花演绎正如其言:“自然界恰有四季不同的景象,……触景生情,情景相融,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画境。”画者应充分激活“穷神变、测幽微”的能力。

49岁在杭州所绘的《荷花翠鸟》图(中国美术馆藏)正是其荷花意趣的写照之一。画面最抢眼的是两团一正一侧的重墨残荷,以破墨法逸笔写出,墨色丰富、酣畅淋漓;其间穿插“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幼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舒卷,叶筋脉络分明并四散勾开,阴阳向背清晰明了;构图中心位置侧出一枝盛开的荷花,曙红和水、笔尖点缀胭脂的花瓣润泽丰茂、鲜艳夺目,中间长出嫩绿的莲蓬,又以靓丽的藤黄色点缀,清香远溢;另一荷苞半藏于叶后,亭亭玉立、水润丰盈;荷花的茎干劲挺粗壮,其上用极细的浓墨点出小刺,触感分明;一只半藏着的翠鸟横抓茎背,仿佛正在机敏地侧耳聆听周围的环境,鲜活生动,正是其“性悦知鸟性……(鸟性)从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得来”观点的典范。加之以飘逸细劲的水草相间,画中荷叶的面、茎和水草的线与浮萍的点纵横穿插,生动立体、自然和谐。其将胸中的意象与客观的物象、感性的笔墨与理性的画理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可谓“天人合一”。观此作应能感受到吴昌硕所言“荷叶今朝摊纸画,纵难生藕定生凉”的意趣。

从寥寥数字的落款中便能看出其书法极具个人面貌,细劲硬朗,粗细、墨色对比强烈,时出飞白,书写流畅飘逸,恣肆灵动,与荷花节奏顾盼呼应。其书法风格在近现代是极为独特的存在,正是他所强调的“自家笔墨自家诗”的具体写照。

唐云还对文人把玩的花鸟画赋予了时代使命,不仅推崇“笔墨当随时代”,画家应创作属于时代风格的画作,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画人民喜爱的花鸟画》一文,强调画作的社会美育功能。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当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活化利用让京城老会馆更“有戏”
下一篇:象外之象——张洪驯艺术作品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