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国家扶贫项目”稳赚不赔,投资1万元就可以月赚400元,还有高端养老社区房产作抵押以解后顾之忧。一公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两个月里先后有147人上当,其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涉案金额逾320万元。5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法院对此案依法开庭审理,被告人马某当庭认罪,法庭将择期宣判。该团伙其余成员案件仍在审理中。
“我是在旅游的时候听同行人介绍,才知道这个投资公司的,说是在做食用菌投资和房地产项目,利息可高了……”刘阿姨今年59岁,手里攒了些养老钱,想找个“保本高息”的项目投资。回到郑州后,旅游时认识的同伴热情地带着她到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参观。负责接待的李经理告诉她,公司在某县投资了食用菌种植项目,这是政府出资的国家级扶贫产业,绝对是稳赚不赔。公司为了打消投资人的后顾之忧,还贴心地推出保底服务:公司在当地投资建设了养老社区,只要投资达到10万元,就可以办理该社区的房产抵押。看到刘阿姨还有些犹豫,李经理热情邀请刘阿姨乘车去实地考察。
第二天,李经理驱车带着刘阿姨来到位于河南某县的一个蘑菇种植基地。在基地外,两名蘑菇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热情地介绍了该基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情况。“我们这是当地头号农业扶贫项目,政府出资、政府兴建、政府管卖,怎么可能赔钱?”“负责人”滔滔不绝地介绍项目优势,刘阿姨听着心动不已。
离开蘑菇种植基地后,李经理又带着刘阿姨参观附近的养老社区。“签了房产抵押合同后,房子钥匙直接给你,如果到期没有拿到钱,你还可以收房抵债。”李经理说。
眼看前景无限的蘑菇大棚就在自己眼前,崭新齐整的养老社区房产就在自己身边,刘阿姨对公司的实力深信不疑,回到郑州后就将自己的存款取出投入公司。“虽然约定的是每周都能领利息,但每次他们都会鼓动我再投一点钱,和利息一起钱生钱。如果我投得多,还能给我申请调高利息。”自认为捡了大便宜的刘阿姨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从2020年10月15日到12月25日,她先后12次投资,累计投入48.08万元。但直至案发,刘阿姨也只拿到3900元的返利。
后经证实,刘阿姨现场参观的蘑菇种植基地与该公司无任何关系,而被她视作保底的养老社区房产,也只是该公司一名负责人参与建设的小产权房。
经查,从2020年8月开始,该公司通过电话推广、分发传单、以老带新、听课领礼品等方式宣传所谓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并包装出种植基地、房产抵押、康养项目等诱饵,骗取集资参与人信任进行投资。绝大多数集资参与人都是中老年人。团伙分工明确,精于包装,公司法定代表人马某自称创始人、董事长,名下有诸多产业,是当地知名企业家,但实际上,马某就是个装修工人。
今年2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对该团伙主要成员之一马某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