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直播带货聚光灯效应明显,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指引和法律风险提示,官员直播带货存在的法律隐患需引起重视。
近年来,政府官员以直播带货方式助力当地企业、农户特产销售的现象愈来愈多。与此同时,涉及此类的纠纷也时有发生。政府官员直播带货、抗疫助农活动受关注度高,线上成交订单量增幅明显。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法律指引和法律风险提示,官员直播带货存在的法律隐患需引起重视。
直播带货存在对产品把关不严,消费者往往选择认可官员公众形象的背书,而忽略了其对产品质量应有的了解。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行政资源的介入和信用保证,官员作为短暂的“流量主播”,鲜有时间对质检、选品、物流、售后进行全周期管理,中间任意环节的法律风险都可能归责于政府监管不力。同时,直播带货还缺失制度的规范性管理。目前,我国尚无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直播带货的制度规定。2021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对经营性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进行了具体规范。
官员直播带货容易造成消费者对经营主体的误会混同。相较于一般直播带货等经济活动,官员直播带货涉及的多是所在行政区域的农副产品、旅游产品等,官员主体的身份和政务服务的职责往往模糊了宣传者和代言人之间的界限。消费者基于对官员的信赖,往往将其视为广告发布者、代言人。特别是当产品出现质量、售后问题,如何适用法律,解决矛盾纠纷,在实践中存在很大争议。甚至,基层乡村一些现实中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或未被及时疏导的群众情绪,被逐步转移到政府官员直播间,如不及时回复处理则有推责之嫌,需依法依规接入诉求解决渠道。
官员直播带货还有不少法律门槛要迈,既要以法律思维规范直播用语,厘清商品交易中的法律风险和争端解决机制,提醒市民采取正确的维权途径,又要界定清晰直播期间的法律责任主体、行政代位赔偿机制和税收代缴方式等,提前研判直播中的有关法律风险,避开网络舆情风险点和法律漏洞,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购物体验来赢得消费者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