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投身林州大地,融进世界第八大奇迹“水长城”的实景、实地、实情,面对当年治水英模的互动倾叙,抚摸着红旗渠的磐石巨臂,体悟着包含在每一方土石、每一米渠道、每一个涵洞、每一座桥梁中的故事,我被一个又一个的“一”冲击着、感动着、震撼着。
刹那间,“一”成了我敬仰的天际线,成了我信心的支撑点,更成了我前行的原动力。
我在深深地感受着“一”的力量。
(一)
最先搅动我灵魂波澜的是一个人、一颗心、一件事。还是让我们先翻开林州市的历史看一看吧。林州市原名林县。一部林县志,百年旱荒史,从头到尾写满了大旱、连旱、亢旱的字眼。一望百姓脸,刻着盼水心。“水旺”“水生”“水英”“水莲”这些人名拼写出了他们想水、找水、求水的心中梦想。响彻太行山区的是“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年年闹水荒,泪往肚里流”这样的歌谣。人兽争水而致孩入狼腹、新媳妇因水而自尽的辛酸故事更是令百姓谈之色变。祖祖辈辈的林县人无不期盼有一条清清的渠水流过家门。水荒带来的伤痛,深深地刺痛了26岁就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的心。解决水的问题成为摆在县委班子面前的头等大事。
其实,林县治水并非一时之需、一代之举。从元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历代地方官和群众自发地修造过18条引水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大搞水利建设,领导人民新造1364条中小型渠道和36座水库。但是,这些努力没有终结水旱之忧。杨贵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把天上的水蓄起来、把地下的水挖出来、把外地的水引进来的“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宏图。“引漳入林”成为林县治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60年2月10日,一颗为民之心化为一份“引漳入林”动员令,红旗渠建设这项民生大工程启动了。谁也没想到,这一壮举会感动中国、震惊世界。
红旗渠引来的不仅仅是一汪清水,更是一渠电能、一渠粮食、一渠甘甜。
红旗渠精神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情怀。
(二)
“敢”字,是一个令人激情燃烧的字眼,也是人们不愿轻易喊出来的声音。林县人民身上正是具有这么一个“敢”字,才成就了红旗渠的辉煌。
特殊的历史时期,总会留下特有的人类创举。良好的愿望往往要接受比想象严峻得多的考验。大凡英雄志士,常常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苦难煎熬。靠自力更生和10年艰辛谱写的红旗渠进行曲难道会一帆风顺?林县一上马这个大工程,就迎来了各种怀疑、挑战和责难,可谓上有压力、下有争议,外无援助、内有困扰,其复杂程度、艰难状况和政治考验都超出想象。
是干还是不干?是早干还是晚干?是等上级给了支持再干还是自力更生继续干?林县人民、县委班子、杨贵书记作出了坚定的抉择。
施工在持续,而且一干就是10年。截流浊漳河、征服石子山、拿下红石崭、撬开老虎嘴、开凿青年洞、攻克分水岭……1520公里的渠道,157座渡槽,211个隧洞,12408座建筑物,用挖掘出的土石方可以修建一条北起哈尔滨,南至广州,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这些,无不诠释出“敢为人先”“敢于担责”“敢想敢干”“敢做善成”的丰富内涵。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的:“正是这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无限忠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关怀,使得林县县委敢于不顾一些人的责难和反对,毅然决然地在最困难的时候挑起了这副担子,把改造自然的斗争坚持到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杨贵的一身正气,换来了太行山上的一渠清水。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我们又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面对红旗渠精神这面镜子、这个标杆、这些榜样,我们还有理由不愿为、不会为、不敢为吗?!
(三)
靠一根钢钎劈开太行山的豪迈与坚韧令人荡气回肠。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像烙印般地刻在我们心中。没有现代化施工机械,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没有大工程需要的技术条件……凭着一颗红心、一腔热血、一股子干劲,在壁立如刃的悬崖峭石上,在连立足之地都极难找到的崇山峻岭中,真的能凿开一条通水的渠道?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愚公移山的神话真的能变成人间传奇?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在粮食短缺、物质匮乏的困难时期开始建设这个工程,反对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怀疑者更有之。林县的55万人民群众相信,只要不停地挖下去、凿下去、干下去,漳河水总有一天会流过家门、流进庭院、流向未来。
天当房,地当床。3块石头支起一口大锅,三代人齐聚在工地穿梭。这些都是千军万马战太行的真实写照。更令人感叹的是林县人民的志气和智慧。没有炸药,自己碾配;没有石灰,自己烧窑;没有水泥,自己研制;没有技术,自己创造;没有饭菜,上山采树叶,下河捞水草。自制水平仪、敢造三用桥、改建双孔洞、创出土吊车……靠着一双手,林县人民自豪地挥写着人类和自然搏斗的史诗,用一锤一钎的坚定把一条蓝色曲线挂在了太行山腰,用一点一滴的力量把“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雄心壮志刻在了太行之巅。
历史永远地记载着,修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生存能量的一次集中爆发,也是人类创造才华的一次集中展现。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升华自己,就能改天换地。今天,我国正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不凝聚起一股精气神,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行吗?!
(四)
高高树立在我面前的,是一组撼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我在红旗渠上漫步,我在纪念馆中流连,我在课堂里沉思,我在阅读中驻目,一个又一个名字叩击着我的心灵,一个又一个身影闪现在我的眼前。县委书记杨贵、工程总指挥马有金、技术骨干吴祖太、除险队队长任羊成、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凿洞能手王师存、舍己救人李改云……“人工天河”映照出当代愚公战太行的动人传奇,千里长堤流淌着催人泪下的悲壮叙说。
我的心情因此而激荡,我的心绪因此而翻腾,我的心思因此而飞翔。
我特别想表达敬仰的,特别想致以敬意的,特别想陈述敬佩的,是战斗在红旗渠建设工地上的干部群体。
投入修渠大军里的干部不下千人,可是又有谁数得出呢?因为人们根本就分不清谁是干部谁是民工。干部始终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为了量定额,干部抡着大锤细计算,干部打洞能推进1米,就给群众定8分米指标;干部吃6两,就给群众定8两。要求群众做到的,干部总是先做到。10年的修建过程,近亿元的资金投入,没有出现过贪污挪用、请客送礼、浪费奢侈、偷闲享乐的一个违纪事例。工程延伸到哪里,指挥部就设在哪里,干部就蹲在哪里。干活是这样,生活是这样,面对荣誉还是这样,总是把群众挂在心上,总是把群众推在榜上。在成千上万的英模名册里,仅仅只有指挥长马有金一个干部的名字,因为他与群众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整整9年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敢脱鞋,群众敢下海”“领导能搬石头,群众就能移山头”。因为有着这样一个群体、这样一份执着、这样一种作风,才闯荡出一个战太行的奇迹,带领出一条出太行的路子,开拓出一个富太行的天地,描绘出一幅美太行的画卷。林县人民在一篇又一篇地书写着建设、改革、发展的新华章。
一个又一个的“一”凝聚起了这座山碑。红旗渠建设孕育了丰富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滋养着一代代的红旗渠人。
一个特殊的名叫红旗渠的文化符号,一个特别的人间奇迹的历史坐标,一个特有的历久弥新的精神丰碑,永远耸立在我的心中。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的力量。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秘书长)
(《人民周刊》202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