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处于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拓创新,更好统筹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夯实保护基础 完善保护体系
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要夯实革命文物工作基础。征集革命文物史料是科学保护的基础条件,是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档资料的调查征集,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着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让革命文物再现历史原貌,切实把红色资源传承好。
以北京市香山公园为例,其坚持尊重史实、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恢复和展现历史风貌。通过近两年的历史资料整理、近千件家具的征集、几十次方案的修改,用5个月完成了83个单元、1处主题展览、9495件展品的布置。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我馆具体情况来看,遗址内有些不可移动文物属于私人产权,修缮难、保护难,这使得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文史研究部主任毛春桃表示,“一些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主要以预防性保护为主,数字化保护方面还需要加强。”
“鉴于专业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文物保护工作还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要理顺用人体制,优化激励机制,加强队伍稳定建设,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中要有效衔接、各司其职、各有侧重、一体推进,最大限度发挥各个部门合力,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有序开展。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运作模式,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体系,让全社会力量投入到革命文物保护中来。
既要“活”起来 又要避免走样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讲好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要大力推进革命文物传播手段方法的改革创新,如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工作,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开发更多文创产品等。
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利用途径,在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拓展其社会教育覆盖面。
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还要避免革命文物被过度开发。某些地方对革命文物设施的包装构筑过度追求奢华,滥用声光电,华而不实,失去了精神内涵;有的为了追求戏剧效果,一些展陈讲解词脱离了历史和事实依据,出现不当内容,混淆了视听。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副馆长郭志军认为,不能以发展红色旅游的名义破坏革命文物的保护,也不能以保护革命文物的名义过度市场化运作,只看重经济效益。一些红色旅游地对红色内涵不上心,却热衷于商业化运作,让红色旅游方向“跑偏了”。对革命文物背后所代表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要准确全面理解,再进行创意性设计和表达。
推进片区建设 构筑保护格局
为了让革命文物焕发光彩,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各地展开了积极探索。
近3年,国家及陕西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约3.6亿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完成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等87项革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完成延安革命旧址群安全监管平台等41项安防、技防和消防项目;编印《革命旧址日常管理工作手册》,开展馆藏革命文物保存现状评估,开展革命文物专项鉴定,仅延安市近3年藏品征集量就达3683件(套)。
在河北,《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简称《决定》)于2021年7月实施。《决定》坚持小切口、真管用、能落地的原则,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明确政府职责,强化资金保障。对各级政府、文物部门、社会力量等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清晰界定,构筑起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价值体系。
2021年,江西进一步加强全省红色资源尤其是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出台《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系列政策,编撰《江西省革命遗址遗迹图文集》,抓好长征文物、红色标语保护利用,推进革命文物保护片区建设。(本报记者 刘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