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编史修志、撰书弘文,这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文化传统。清朝进入康雍乾时期,我国封建社会日益走向稳定趋于祥和,逐渐呈现出承平局面和繁兴景象。特别是到了雍正和乾隆两朝,经济发展迅速回升,综合国力几近巅峰状态,以至于后世将康雍乾三帝统治的130多年誉之为康乾盛世。作为与长城、大运河比肩的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清高宗乾隆亲自主持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是康乾盛世的主要象征和重要标志。我国古代把图书按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划分为四大部类,合称四部。后因分库储藏,故又称四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四库全书》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不仅是经济强盛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演进的一个必然结果,可以说《四库全书》不仅有力彰显了康乾盛世的经济丰饶与国家富庶,而且充分表征了这一历史阶段封建集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经济是文化的基石和依托,只有经济昌隆才能实现文化繁盛。康乾盛世之际,清政府实施了包括鼓励垦荒、蠲免钱粮等在内的诸多与民休息的革新举措,于较短期内促进了生产恢复和经济发展,至乾隆中期国家富足、国帑充裕、国力骤增,彼时全国白银总数逾2亿两,GDP总量占据世界首位,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描述:“于时海宇清宴,民物雍熙。在有清二百六十余年中,固属绝无仅有之时代,即在我国历史上,亦可以媲美汉唐,光延史册。”经济的繁荣兴旺,客观上为纂修《四库全书》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一向以“文治武功”自诩的乾隆皇帝着力推行“稽古右文,崇儒兴学”,广泛动员和全面组织全国政界与学界力量,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由纪昀等360多位著名学者和高官集中参与,由3800多位文人士子整理抄写,开始纂修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自乾隆三十八年到五十七年,《四库全书》纂修完毕。体量巨大、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涵括文、史、哲、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学科,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10大类、史部15大类、子部14大类、集部5大类,总计7.9万卷、3.6万余册、约8亿字,相当于我国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文字量的3.5倍。《四库全书》将儒家著作放在四部之首,重点收录2000多年来儒家文化的典籍文献,系统辑录反映清朝统治者“文治武功”的各类著述,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的善本,还有一些是失传很久但在搜集中重新发现的书籍,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历朝历代传世的经典文献,是对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集结和总汇,具有难以逾越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四库全书》第一部完成后,乾隆又命人精心抄写了6部,这7部巨著分别藏之于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辽宁沈阳文溯阁、河北承德文津阁(“北四阁”),以及江苏扬州文汇阁、江苏镇江文宗阁和浙江杭州文澜阁(“南三阁”)。《四库全书》是一个博约广涉的鸿篇巨制,整体编纂工作加之后来收尾事宜,一直持续到乾隆五十八年才全部告罄,如此浩繁庞大的旷世文化工程,假如没有巨量财政投入和强力资金支撑,断难以有效实施和圆满完成,因此康乾盛世所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是《四库全书》得以顺利编纂并最终成功的首要前提。
文化建设与社会稳定、文教昌明密不可分,也与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直接相关。有学者指出康乾盛世“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它都远逾前代,它是以儒家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18世纪创造的一个伟大奇迹,而当这个奇迹发生时,传统文化本身也就达到了光辉的顶点”。清朝入主中原后竭力扩大疆域版图和巩固中央集权,康雍乾三帝先后荡尽南明势力,平定“三藩”和边疆之乱,成功收复宝岛台湾,强化对西藏控制,击败沙俄多次入侵,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至此完全形成。加之康雍乾三帝均认识到儒学是巩固统治的重要工具,将文化教育作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不同程度地推行“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在对反清势力进行文化牵制的同时,鼓励和引导汉族知识分子参加科举、入世为官、襄助朝政,并要求他们摒弃儒家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回转身去面向故纸堆发掘和诠释传统经学,对传统学术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和系统抉发,倾力甄别、考证和疏解清中期以前的儒家经典,其突出表现和重要成果就是举全国之力纂修《四库全书》,所以《四库全书》的纂修过程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整饬和摧残过程。尽管彼时清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征书、献书运动,大规模搜征天下遗书,但“寓禁于征”是其根本用意和真正目的。据统计此间我国古代典籍遭到毁弃和肢解的多达3100种、15.1万余部,销毁书版亦高达8万多块,这也是后人在分析康乾盛世与《四库全书》二者关系时,应着重把握的历史事实。(刘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