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的“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之一。这一时期,以山东人为主体的广大中原汉族民众大量迁往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他们在与当地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民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了东北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同构,从而进一步铸牢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19世纪中叶以后,清王朝颓势凸显,中原灾害频仍,东北边疆危机日深,促使了“闯关东”移民潮的出现。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山东10余州县哀鸿遍野。1877—1878年又现“丁戊奇荒”,中原各处饿殍遍地。山东及周边民众亟待解决生计问题。清中前期筑“柳条边”,对东北实施封禁,以致地荒人稀,防务空虚。此时沙俄欲趁势侵占东北,在1860年以《中俄北京条约》掠夺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后,仍伺机而动,致使边患加剧。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清廷决定开禁放垦。1904年光绪颁布《沿边招垦章程》,不但开放了东北各边所有荒地,使汉人移民东北合法化,而且免交三年地税,由此迎来了“闯关东”的大潮。
移民们或经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地出关以陆路方式迁入东北,或从山东半岛的烟台等地乘船以海路方式直抵辽东。他们的身影北至黑龙江,东至长白山,遍及白山黑水。至清末的1911年,东北总人口已由原先的300万—400万增至1841万。这一移民潮持续至民国,为此东北各省相继成立官地清丈局、垦殖局,到“九一八”事变前,人数已较清末翻倍。
“闯关东”的移民迁居东北,为这片黑土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在与当地各族民众交流、交融过程中,加深了东北地区因丰富的地理地貌造就的渔猎、采集、游牧等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浸与熔融,从而丰富与发展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这集中表现在观念信仰、衣食住行、语言风俗、文娱活动四方面。
首先,观念信仰方面。“闯关东”的人群中,80%左右为山东人,他们奠定了现今东北人口的基础,其观念信仰自然潜移默化影响着当地的百姓。孔孟之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来自齐鲁大地的移民将儒家文化的精髓植根于当地民众的观念中,使儒家思想在东北成为主流。同时,他们在继承儒家思想固有“义利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倡东北各民族与生俱来的“舍生取义”精神,反对“见利忘义”,从而充实和完善了儒家的道德观。伴着关内移民的脚步,中原各地的民间信仰也深入关外。东北地区寺庙道观的建筑样式以及雕梁画栋的装饰风格明显汲取了诸多中原传统文化的养料。建筑形式的借鉴与融入也标志着东北地区民众的原有信仰与中原民间信仰的有机融合。东北的满族、锡伯族等在保有原始萨满信仰的同时,他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拜祭中原民间信仰中的各类神祇。故而东北各地纷纷建起了药王庙、娘娘庙、财神庙、关帝庙等,信众也随之大幅攀升。
其次,衣食住行方面。移民给东北当地居民的穿着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原先他们的衣料多取材于狍子、野兔、狐狸等动物毛皮。移民在引入关内先进的棉麻种植方法和纺织技术的同时,一并将关内以棉纱为主的穿衣习惯带入了东北,使当地民众有了新的选择。其中,山东人常戴的毡帽就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饮食上,东北地处高寒,为御严冬,以高热量的肉食为主。随着移民的到来,其饮食也融入了中原各地的餐饮样式,如山东的煎饼卷大葱、消食解腻的黑茶等在此备受认可。特别是在吸收中原各省的熘、爆、扒、炸、烧、蒸、炖等烹饪方法之后,这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东北菜。因以山东移民数量为最,所以其菜肴是在鲁菜基础上的兼收并蓄。可以说,东北菜推动了八大菜系中鲁菜的进一步发展。在居住方面,先前习惯居住在草屋及窝棚的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在中原移民的引领下,同样盖起了汉式宽敞明亮的房屋。当然,在长期接触与交际中,汉族移民为度过漫长的冬日家家户户也盘起了满族的火炕。在出行上,林海雪原造就了东北当地锡伯族、赫哲族等群众冬季独特且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马拉爬犁,此恰为广大移民所学所用。
再次,语言风俗方面。中原移民在与当地人互相往来中,塑造了今日东北的语言与风俗,同时去除了自身文化中的糟粕。移民数量众多,汉语逐渐取代满语成为东北地区的主要语言。而且满语的一些词汇也融进了汉语日常会话中,从而丰富了今日的汉语语汇,比如满语的“埋汰”(意即“脏”),又如甜点的“萨其马”。对于风俗的形塑,在婚俗、节日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婚俗方面,“闯关东”的山东人不仅恪守了自己的传统,还影响着满族、蒙古族等实行“收继婚”的民族。所谓“收继婚”,即兄弟亡故,收其寡妻为己妻,或父亲亡故,收其庶母(父妾)为己妻。移民东北的汉人仍以儒家的纲常伦理要求自己,坚持中原地区的婚俗。在双方的频繁互动中,这一婚姻观念逐步为满族、蒙古族等民众接受,于是他们慢慢舍弃了先前那些不按辈分的婚俗。聚居在东北地区的各民族都有其传统节日,如满族的颁金节、开山节等。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中原地区的节日也被带至东北,满族等少数民族不但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融入到本民族的生活中,而且使之成为自己的重要节日。同样,移民们也在满族的影响下于颁金节、开山节等庆祝活动中随之载歌载舞。实际上,双方长期的交往熔融,也使移民根治了自身文化中的顽疾,过往汉族妇女的缠足陋习便是在满族的影响下革除的,由此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健康发展。
最后,文娱活动方面。东北的文娱活动以及相关民间文艺作品的产生也与广大移民密不可分。东北二人转便是典型代表。它起源于河北地区的莲花落,随清末移民垦荒传入东北,并由此产生了诸多脍炙人口反映“闯关东”场景的二人转作品,如《跑关东》《一枝花捎书》等。时至今日,二人转不断推陈出新,自我完善,深受全国观众喜爱。通过对以上四方面的概述,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大批“闯关东”的移民在东北安家置业,中原文明的要素才得以在白山黑水间生根发芽。同时,东北的区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为之良性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光绪末年“闯关东”的历史,是一段以山东贫苦民众为主体的波澜壮阔的移民奋斗史。他们坚毅果敢,拓荒垦种,振兴城镇,充实了边地人口,与当地满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民众一道守疆护土,使列强难以进犯,维护了祖国统一。他们在宗教信仰、衣食住行、语言风俗、文娱活动诸方面影响并重塑了东北文化,让东北与中原共享文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使东北文化更加有机地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之中。这一融入过程加强了黑土地上各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了东北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曹流 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