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抵达江西大余后,在这里整编部队和整顿部队的党、团组织。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军占领南昌城。根据中共中央的计划,起义军于8月3日陆续撤离南昌,南下广东。
南下失败后,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向赣南进军途中,为保存革命火种,相继在天心圩、大余、上堡,三次对部队进行整顿、整编和整训,史称“赣南三整”。
天心圩:整顿思想
10月下旬,南昌起义军余部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边打边走,跨过闽赣边界,经过筠门岭,到达江西安远县天心圩。这支孤立无援的部队不仅饥寒交迫,而且还被失败情绪所笼罩。
朱德回忆:“在当时的情况下,需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分析革命形势,指出革命是有前途、有出路的,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大家的革命意志……于是,我们就在天心圩进行了初步整顿,召集军人大会。”
在当时的军人大会上,朱德说:“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他还分析了革命形势:“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是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一个‘1917年’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
当时,有人向朱德提出“我们该怎么办?”朱德回答:“打游击呀!”有人接着大声说:“站不住脚哟,反革命天天跟在屁股后头追……”朱德解释说:“他们总有一天不追的。这些封建军阀们,他们之间是协调不起来的。等他们自己打起来,就顾不上追我们了,我们就可以发展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接受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努力干起来,争取胜利。你们愿意革命的跟我走,我们必须重新把部队编制一下;没有战斗任务和指挥任务的干部,如果不愿跟我走,可以向我说明,准予回家。私开小差是很不安全的。”他还进一步强调说:“我有打胜仗的经验,也有打败仗的教训,我们这支小革命部队,以后不与敌人再打硬仗了,而是巧打智打,并在所到之处与农民结合,专打地主豪绅。总之我们以后的情况会慢慢地好起来,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
陈毅在会上也讲了话。他说,南昌起义是失败了,但南昌起义的失败不等于中国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还是要成功的。
这次军人大会之后,又有一批革命意志薄弱的官兵离开队伍。当时聆听朱德讲话的杨至诚回忆说:“朱德同志的讲话,既平易,又简单,却讲出了很深的革命道理。在这革命失败后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极其低落的时候,他的讲话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使我们看见了未来的光明前途,增强了我们的革命信念。我们觉得心里开朗多了。”
陈毅也回忆说:“朱德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没有马列主义的远见是不可能的……人们听了朱总司令的话,也逐渐坚定,看到光明前途了。当时如果没有总司令的领导,这个部队肯定地说,是会垮台的。”
天心圩整顿,使部队官兵的思想认识得到统一,革命精神得到振奋,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扭转了部队中思想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这次整顿,成为南昌起义军余部转战途中的一个转折点。
大余:建新制度
10月底,部队到达赣粤边大余地区。这时,国民党新军阀各派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继宁汉战争之后,又爆发了粤、桂、湘系军阀之间的混战。朱德利用这一机会,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党、团组织整顿和部队整编。
整顿和整编之前,朱德主持召开了一次全体军人大会。这时,由于沿途与敌军作战的损失,加上又有一部分官兵离队,部队只剩下八九百人。朱德知道这些官兵都是淘汰泥沙后的真金,是全军的精华,是宝贵的革命火种,因而他充满信心地说:“同志们,我原来是想有两百个人能同生共死,就能胜利;现在我们有好几百人,我完全相信,任何帝国主义和军阀都不能消灭我们!”朱德还详细地分析了蒋桂混战后的局势和这支部队的前途,并着重强调要保存这支革命的有生力量,就应该依靠农民群众开展斗争。他说:“现在,我们是在退却,大家都拖得很苦,但办法还是有的。在这一带活动的是滇军。滇军,我熟悉,他们和蒋系、桂系是有矛盾的。我们只要能很好地掌握这个矛盾,一定能想出办法来……只要大家一条心干革命,胜利就是我们的!”
接着,陈毅开始对部队中的党、团员进行重新登记,成立党支部,并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连队中,加强党在基层的工作。1937年,朱德回忆此次整顿时说,“把干部弄成教导队,组织了党的支部,建立了连的指导员、政治部、支部书记……”后来,朱德又回忆道:“那时党员比较多,把党的组织加以整顿以后,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就依靠他们去巩固队伍。”
在整顿党、团组织的同时,部队也进行了整编。为了利于指挥和作战,“军、师、团”建制被取消,部队改编为1个纵队,下辖7个步兵连和1个迫击炮连、1个重机枪连。部队采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朱德任纵队司令,陈毅任纵队指导员,王尔琢任纵队参谋长。整编期间,还有一批钨矿工人参了军,扩充了力量。朱德回忆:“我们占领了江西西南部的钨城大余,休息一个星期,进行整编,号召农民和钨矿工人志愿参军。北伐时,原铁军第4军在这里还留下一个运输站,存有几百套被服和其他军需品。站上负责人把物资都交给我们,而且加入了我们的队伍。还有几百名工人和农民参了军。”
通过这次整顿和整编,这支部队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已成为一个团结稳固的战斗集体。正如朱德所说,正是由于加强了党对军队的全面领导,“部队走向统一团结了,纪律性加强了,战斗力也提高了……我们的同志个个像只老虎,我们的队伍经过千锤百炼,现在已经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
上堡:整纪整训
11月初,朱德、陈毅率部来到赣南崇义县西南的上堡地区。这里是一片绵亘不绝的山区,便于部队隐蔽活动。在这里,朱德、陈毅继续对部队进行整训,主要是整顿纪律和整训部队。
当时,部队奉命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朱德和陈毅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旧军队中的不良制度和作风;明确规定募款和缴获的物资要全部归公,只有没收委员会才有权没收财物;官兵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侵犯工农群众的利益。同时,部队还开展了新的游击战术的军事训练。
朱德从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游击战的重要性。他提出,在今后的武装斗争中,必须思考“怎样从打大仗转变为打小仗,也就是打游击战”的“新战术问题”。由朱德口述,部队编写了新的训练教材,提出了诸如“强敌进攻莫硬打”“抓敌弱点我猛攻”“孤敌疲敌我围歼”“常遣精兵骚扰敌”等战术原则。据朱德的回忆,当时进行军事训练,每隔一两天上一次大课,小课则天天上。朱德精心讲授了第一课。课后,他将学兵带到训练场,把全队分为两个连,进行对抗演习,并亲自担任进攻连连长,组织士兵按照新的队形练习动作。在以后的训练中,朱德经常到训练场亲自指挥、讲解和示范。
通过这次整训,部队有了铁的纪律,步调一致了;学会了新的游击战战术,增强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本领。部队根据朱德的指示,在以上堡、文英、古亭等山区村镇为中心的地域,开展游击战争,实行了从正规战向游击战的转变。
历史证明“赣南三整”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建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整编、整训,南昌起义军余部保存了一批经受过严峻考验、具有坚定革命意志的骨干力量,作战形式上也开始由正规战向游击战转变,为日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