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亦称“鲁南军区铁道大队”,别称“飞虎队”,隶属于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是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活跃在鲁南地区(今山东枣庄一带)的英雄抗日武装力量。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以该大队为原型拍摄了电影《铁道游击队》。随着电影的热播,当年这支“特种”部队的英勇事迹广为人知。
为纪念铁道游击队的历史功绩,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铁道游击队纪念碑正式落成。纪念碑坐落于枣庄市薛城区临山之巅,碑高3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红花岗岩贴面。碑顶矗立着高5米、重约3吨的铁道游击队战士持枪冲锋铜铸塑像,碑体正面造型为高耸入云的铁轨,象征游击队员们活跃在百里铁道线上,中间镶嵌着由杨尚昆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8个鎏金大字。碑座两侧为花岗岩浮雕,生动再现了铁道游击队员们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正面篆刻碑文,内容如下(标点为引者所加):
铁道游击队,即鲁南铁道大队,建于一九三九年冬,隶属于鲁南军区。该队以临城(今薛城)为轴心,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出没于万顷微山湖中,协同主力、依靠群众,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截军列、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或实或虚,乍东乍西,闪辗无定,游击有术,民心由此而大振,敌酋因是而丧胆。风雨铁血,历时七载,所作战斗数十百起,其间几多菁英或洒碧血于热土,或葬忠骨于青山,卒使鲁南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拓展。尤当特书者,乃辟通华中山东赴延安之要道,事虽黑云压城,风险万千,终护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千余名指战员安全过境。诸传奇之壮举,直可惊天地而泣鬼神。将军肖华曾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诚无愧矣。
该队大队长洪振海,继任刘金山;政委杜季伟,继任文立正、杨广立、赵若华、张鸿仪、郑惕;副大队长王志胜、赵永泉。
为旌伟绩、慰英灵、励乡里、勖后人,谨勒石于兹,以作永志。
枣庄市人民政府
薛城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五日立
碑文饱含深情,意蕴隽永,生动讲述了铁道游击队的历史功绩,热情讴歌了游击队战士顽强的革命斗志,充分表达了后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景仰之情。
鲁南情报站
枣庄素有“鲁南煤城”之称,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能源重镇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完全由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中兴煤矿公司即诞生于此,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华资煤矿公司。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1938年3月,枣庄失守,中兴煤矿从此落入日本人手中,日军在枣庄一带更是布置了多达一个团的兵力,开始对这里进行疯狂掠夺。面对日军的残暴行径,当地许多青年纷纷加入抗日组织。
1938年初夏,洪振海、王志胜经人介绍在峄县墓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义勇队。由于两人抗日决心大、骁勇善战,几个月后均升任排长。当时,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转移到了枣庄抱犊崮一带。初到山区,由于情报闭塞,部队常与日军遭遇,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为能及时掌握敌人情报,1938年10月,洪振海受抗日义勇总队队长张光中的派遣,与王志胜一起潜回家乡枣庄火车站西侧的陈庄,建立了一个非常隐秘的抗日情报站(中共鲁南情报站),洪振海为站长,王志胜为副站长。此后,为更有力地打击敌人,洪、王二人在情报站基础上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枣庄铁道队,他们以开办“义和炭场”为掩护,搜集敌情,筹集资金,打击日伪,逐渐发展为一支200余人威震敌胆的著名抗日武装——铁道游击队。
秘密交通线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突破日伪军层层封锁,党在鲁南、华中地区开辟了一条秘密交通线。这条交通线是延安至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必经之路,承担着转运物资、传递情报、护送干部等重要任务。该线东起鲁南抱犊崮抗日根据地和华中新四军活动的邳(县)睢(宁)铜(山)根据地,之后两线交汇于鲁南铁道游击队主要活动的津浦铁路东侧地区,而后跨越铁路,直抵微山湖东岸,乘船渡湖,再经湖西的冀鲁豫根据地至延安。
鲁南铁道游击队负责的这段秘密交通线,位置极其重要,地理条件也十分特殊,其中陆路70余公里,水路约20公里,分湖东、湖上、湖西三段。敌人在这一带重兵布防,附近村庄皆设有据点和炮楼,仅枣庄至微山湖路段上,就设置了6道封锁关卡、8个据点和炮楼。面对这种形势,游击队不畏艰险、灵活应对,不仅先后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肖华、朱瑞等党政军领导干部近千人横跨津浦铁路顺利抵达延安,而且也成功护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干部从延安、华北经由这条“红色秘密交通线”奔赴山东和华中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沙沟受降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受降和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的命令,命令各解放区人民军队迅速前进,收缴敌伪武装,接受日军投降。遵照中央命令,鲁南抗日军民立即行动起来,迫使日军投降。但是,驻扎在枣庄一带的日军却拒绝向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缴械,并试图趁夜色从临城乘火车逃往徐州,向在那里驻守的国民党军队投降。鲁南铁道游击队早已识破敌人诡计,提前在沙沟附近将通往徐州的铁路扒毁,日军无法前进,便试图退回临城,但退路也已被游击队炸断。负隅顽抗的日军只能困守在沙沟火车站一带,进不得,退不成,忍饥挨饿数天之后,只好缴械投降。
于是,在枣庄临城沙沟车站的一块空地上演了堪称军事受降史上的传奇一幕:1000余名日军携带机枪、山炮等轻重武器向一支不足百人的地方游击武装缴械投降。1945年12月底,铁道游击队奉命整编,除留两个连队归鲁南铁路局工委领导外,其余编入华东野战军鲁南军区。至此,鲁南军区铁道大队番号撤销,光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朱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