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家书的作者是安徽岳西籍烈士储汉仪,写于1933年5月12日,当时储汉仪正在皖南边区进行革命工作,托人给远在家中的母亲捎去这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关心和思念,更表明了他愿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决心。
储汉仪,1896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参加请水寨暴动。随后他带领一部分人转战到皖南,以行医、教书为掩护,秘密发展地下党组织,发动农民武装,为柯村暴动及皖南苏区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储汉仪把他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却唯独没有照顾到自己的母亲和家庭。写这封信时,他已离家3年。每当想起家中年迈的母亲,自己不但不能侍奉膝下,反而要让母亲时常垂泪牵挂,储汉仪的内心便充满了歉疚之情。他在信中告诉母亲:“儿于家庭底(的)事,似不关心,而于生命二字,尤看得透而又透,只要有益于社会,什么都可以牺牲的。”这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革命者的人生观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赤诚之心。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份家国情怀就是中华民族最好的家风传承。
1935年2月,储汉仪在石台县双河口开会,遭敌人包围。为了保护其他同志,他带领几名战士突围作战,最终壮烈牺牲。
在这封家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储汉仪未能孝敬亲人的遗憾,读懂的是他愿为革命牺牲一切的义无反顾。家中除了垂垂老矣的父母,还有挚爱的妻子、蹒跚学步的儿女,这些都是他心中最大的牵挂与不舍。但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他仍一往无前,甘愿化作革命道路上的一道曙光,照亮后人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