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飞,1896年10月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县,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46年4月,因飞机遇雨迷航坠毁,王若飞在由重庆回延安途中不幸遇难,年仅50岁。
东瀛岛寻理、欧罗巴取火。少年时期,王若飞就在舅父黄干夫、黄齐生的影响下阅读了《民报》《革命军》等进步书刊,接触了进步思想。1911年,15岁的王若飞在辛亥革命中投身革命斗争,后又在黄齐生的带领下参加了护国运动。1918年3月,王若飞随黄齐生东渡日本,进入明治大学求学。在日本的一年多期间,王若飞阅读了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初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在五四运动的浪潮中,王若飞毅然离开日本回国。10月,王若飞远渡重洋、前往法国,成为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中的一员。在法国期间,王若飞先后到圣夏门钢铁厂等工厂做工,实地了解法国的工人运动、亲身体验工人的生产生活,在做工期间仍克服困难继续坚持读书且笔耕不辍,不仅深入学习了法语而且陆续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文献,还写下了《圣夏门勤工日记》等文稿,在政治上、思想上逐步实现了蜕变。
1921年,王若飞先后投身于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争生存权和求学权的运动、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向法国借款打内战的拒款运动,年底又同周恩来等人共同筹划组建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夏秋,王若飞加入法国共产党,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春,根据党的决定,王若飞前往苏联并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此间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1924年六七月间,王若飞在莫斯科旁听了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并拜会了李大钊。1925年4月,根据党的指示,王若飞回到国内、来到上海参加党中央的工作。经过在欧洲的5年多时间,王若飞已经由一名单纯的革命青年成长为一名初具理论水平和革命斗争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草原上播火、铁窗内斗争。1925年4月回国后,王若飞先后担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等职。1928年6月至7月,王若飞先后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此后,王若飞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留在苏联学习、工作了3年多。1931年6月,党决定派王若飞回国到西北地区的绥远、宁夏等地开展工作。8月底,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成立,王若飞任书记。9月底,王若飞一路南下抵达了当时绥远省的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王若飞在归绥、包头等地和时任中共西蒙工委书记的乌兰夫等人密切配合开展了一系列地下斗争,初步打开了工作局面。11月21日晚,王若飞不幸在包头被捕。在此后约5年半中,王若飞虽然失去了自由但却没有丝毫动摇立场或丧失斗志,而是在狱中同国民党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在绥远监狱,王若飞手不释卷,利用监狱允许的条件读了《论语》《易经》等古书,而且还在陋室中趁看守不注意抓紧写下了《周易批注》《中国农民战争》等狱中文稿,其中《周易批注》令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傅作义惊叹不已。除此之外,王若飞还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抓住一切机会向狱友们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还注重关心狱友们的生活,赢得了狱友们的敬重。在王若飞的带领下,大家在监狱中进行了争取生活条件改善的斗争,迫使监狱方面对伙食、卫生等进行了改善。在太原陆军监狱,王若飞领导建立了学习小组,团结狱友们进行争取狱中条件改善的绝食斗争,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1937年4月,经过党组织的积极营救,王若飞终于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出狱。
延河畔淬炼、山城中交锋。1937年8月,在全面抗战的隆隆炮火中,出狱不久的王若飞抵达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王若飞先后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在延安期间,王若飞参与了创办理论刊物、动员群众抗战、制定土地政策、建设民主政权等多项工作,写下了《今天如何实现蒙汉联合抗日》等诸多重要文章,参与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等重要文件,还曾到华北地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实地考察并积极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中,王若飞于1943年12月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报告,总结了大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对党科学总结历史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4年初,党中央决定派林伯渠、王若飞为代表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王若飞由此开始直接参与同国民党的谈判工作。从1944年夏起,王若飞于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斗争,反专制独裁、争和平民主。特别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已是中共中央委员的王若飞多次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一起在谈判桌前同国民党进行面对面的政治交锋。1945年10月10日,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上郑重签字。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王若飞出席政协的会议并参加了政治组的工作,团结罗隆基等民主人士坚持同国民党进行斗争。1月底,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后,王若飞通过参加政协综合小组会议,同国民党围绕国民大会等问题继续交锋,留下了“为中国人民及其代表所受到统治者的压迫鸣不平”的正义之音。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坐飞机由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请示汇报工作,在机场给前往送行的周恩来留下了有据可查的人生最后一句话——“一切要为人民打算”。途中,飞机遇雨迷航,终在山西境内的黑茶山坠毁,王若飞不幸遇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他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徐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