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湘赣边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诞生地

2022-06-22 19:21:19    学习时报

江西省永新县牛田村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湘赣边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带,涵盖罗霄山脉东西两侧24个县(市、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是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的发生地和井冈山精神的诞生地。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此后,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先后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与湘赣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战略侧翼,以及三年游击战争中党在南方的重要支点。

汇聚井冈,开辟革命新路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由湘鄂赣边界的工农武装与革命士兵整编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起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打出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遭受重大损失。毛泽东总结教训,主张放弃攻打长沙,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部队抵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毛泽东决定对剩余部队进行改编,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官兵平等的建军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也成为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经过慎重考虑,毛泽东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不仅因为在大革命期间湘赣边界各县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且有袁文才、王佐等人已成功领导过农民武装,更因该地区具有良好的作战地势,利于后续革命。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登上井冈山,开始在茶陵、宁冈、永新、遂川、酃县等地发动群众,建立各级工农武装和民主政权。1928年2月,根据地军民打退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进剿”,成立了新(永新)遂(遂川)边陲特别区苏维埃政府,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朱毛”红军会师,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奠定了基础。湘南起义后,由于湘南特委执行盲动主义政策,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无法在当地立足,被迫向井冈山地区转移。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所率部队在宁冈会师,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得以增强。此后,根据地军民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策略,先后打退江西国民党军队第二、第三、第四次“围剿”,将根据地扩展到宁冈、永新、莲花全境,以及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部分地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为巩固政权,井冈山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登上井冈山后,工农革命军就开展了打土豪筹款的活动。1928年2月,打土豪运动在个别地区发展为分田运动。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后,土地革命运动在边界各县掀起高潮,激发了广大边界群众的革命热情。

同时,党的建设与军队建设的许多原则也在这一时期确立。1927年10月,毛泽东亲自主持了6名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撰写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入党誓词。除了支部建在连上,党组织在各级军队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形成了《党代表工作大纲》中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领导。毛泽东还总结军队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陆续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要求提高士兵政治素养。如《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到:“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

星星之火,湘赣南北燎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湘赣边界两个根据地的建设树立了榜样。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平江起义部队主力抵达宁冈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分五路向井冈山进攻。为掩护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但留守井冈山的红五军随后也被迫突围,井冈山一度被占领。1929年5月,红五军主力回师宁冈,恢复了部分根据地。在红五军的支持下,湘赣边界特委决定以永新为中心,着手建设湘赣革命根据地。同年8月,红五军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带到了湘鄂赣边界。

1929年10月,红五军分为五路纵队,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带开辟根据地。1930年,湘鄂赣边特委先后组织数十万群众,发动“三一八”武装大示威和红五月大暴动,在平江、大冶等地建立起政权。1930年6月,湘东北、赣西北、鄂东南等11个县建立起较为巩固的根据地。1931年7月,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成立湘鄂赣省委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

在湘赣边界的南方,1929年10月,湘赣边特委组织永新、莲花、宁冈三县赤卫队攻占永新城,并组织军民先后8次攻打吉安。1930年7月,红三军团一举攻占守备空虚的长沙城,一时轰动全国。撤出长沙的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合并为红一方面军,在湘赣边特委的支持下一路向东攻占吉安,沿途连克湘东数县,将湘东与赣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1931年10月,这两块根据地合并成立湘赣省,建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自此,井冈山的火种,点燃了湘鄂赣与湘赣一南一北两块革命根据地的燎原之火。

两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颁布土地、肃反、经济、文化、劳动、婚姻、红军等各方面的决议与法规,积极贯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使贫下中农分得了土地。土地革命为党组织和红军的壮大奠定了基础,1932年下半年,湘鄂赣省主力红军与地方武装增至2.5万人,湘赣省兵力也发展到1.3万余人,湘赣边界的两块根据地达到鼎盛阶段。

拱卫苏区,坚持游击斗争

在历次反“围剿”斗争中,湘鄂赣与湘赣两个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央苏区的战略左翼,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与中央苏区仅一江之隔,湘赣苏区在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都牵制了大量敌军。在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中,蒋介石分别指派7个师和12个师的兵力进攻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紧邻南昌、武汉等敌人统治中心,长期被大量敌人包围,根据地多次遭受严重破坏。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根据地军民付出巨大牺牲,最终击退敌人的进攻。湘赣边革命老区不仅在战略上策应了中央苏区,还输送了大量子弟兵和物资,仅永新一个县就有10万人参加红军,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也有24万人参加红军,有力支援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即便遭遇严重失败,湘赣边界的军民依然坚持斗争,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重要支点。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执行中革军委“攻势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等错误战略,湘鄂赣省委与红十六师大部牺牲,湘赣根据地也在敌人的进攻下难以维持,红六军团受命西征,湘赣边界留守的红军被迫上山游击。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湘鄂赣和湘赣根据地与中央失去联络,但始终坚持斗争,为革命保存了火种。

在湘赣边革命老区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型人民军队,探索出了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相统一的宝贵经验,有力回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质疑,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军事战略思想。以游击战“十六字诀”为代表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也在湘赣边界的长期军事斗争中被反复验证。

湘赣边界军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凝聚成了宝贵的井冈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论斗争形势如何艰巨,从这里燃起的革命火种始终不曾熄灭,在这片土地锻造出的革命队伍、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仍然在书写着新的篇章。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芮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卫中国同盟”的反法西斯斗争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