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一边倒”就是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战略选择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当时世界已经形成美苏两大对抗阵营的形势所决定的,新中国只能倒向苏联一边。毛泽东访问苏联,与苏联结成同盟,是“一边倒”政策的重要实践。
毛泽东出访莫斯科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苏联需要确定与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关系。1949年1月30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到达西柏坡,直到2月8日才回国。米高扬自称主要是来听取中共方面介绍情况的,实际上也是来摸底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与米高扬多次举行会谈,使其了解了人民军队不急于占领大城市的原因和共产党员中无产阶级成分少的问题,也表达了要向苏共学习和坚定站在苏联一边的决心,打消苏共的疑虑。1949年6月至8月,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6月27日,刘少奇与斯大林举行会谈,得到了斯大林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承诺。苏方表示要全面帮助中国。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正式提出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毛泽东强调,“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乘专列从北京出发前往莫斯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国访问。12月21日是斯大林的70岁生日,专列拉了江西蜜橘、山东大葱等特产,作为生日贺礼。12月16日,在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大钟刚敲过12响,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便停在了莫斯科这个著名的火车站。因天气寒冷,苏联政府在车站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毛泽东发表书面演说。毛泽东被苏方安排住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当晚,斯大林便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毛泽东一行,中苏双方举行了第一次会谈,可见苏共对新中国领导人访苏的重视。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重要目的是废除苏联与蒋介石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新的条约。该条约是个不平等条约。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投降,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将于8月8日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侵略者,中苏需要就有关问题进行谈判。6月27日,蒋介石派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和蒋经国前往苏联谈判。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斯大林想得到比《雅尔塔协定》更优惠的条件,双方在大连港、旅顺军事基地、中长铁路、外蒙古等问题上分歧严重,但当时中国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改变斯大林的立场。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一天,中苏签订了条约,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斯大林实现了使外蒙古独立的愿望,恢复了原来沙俄在中国的租界地和铁路使用权,期限为30年。
新中国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自然需要废除这个不平等条约。毛泽东在与斯大林第一次会谈时,在要不要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废除旧约的问题上,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斯大林不想废除旧约。12月24日,中苏举行第二次会谈,会谈前,毛泽东请苏方人员转告斯大林他最感兴趣的问题,但在会谈时,斯大林只字不提。毛泽东对此很不满,滞留莫斯科,闭门不出,也不参加苏方安排的活动。外界传闻毛泽东被斯大林软禁了。斯大林无奈,只能改变态度。为消除外界谣言,毛泽东接受塔斯社记者采访,在回答将在苏联待多久的问题时说,“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首先是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同一天,苏方明确表示同意签订新约,周恩来到莫斯科商谈此事。
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在正式谈判中,双方在原则问题上很快达成一致,苏方对其在旧约中所获得的利益,并不愿作出让步。由于外蒙古问题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已经解决,此次中苏双方争论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关于中长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二是关于苏军驻扎旅顺港和大连行政管理权的问题,三是关于东北和新疆“势力范围”问题。经过反复磋商,在中长铁路、旅顺、大连这些核心问题上,苏方基本采纳了中方提出的方案。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相关协定在克里姆林宫签订,毛泽东和斯大林出席签约仪式,周恩来和维辛斯基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文件上签字。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苏正式结成了军事政治同盟,中国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并没有加入经互会,也没有参加后来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保持了自己的独立自主地位。
新中国外交的一项重大成就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结束了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历史。新条约明确规定中苏加强友好与合作,“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条约还规定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苏联保证不迟于1952年末将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及属于该铁路的全部财产无偿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双方同意在对日和约签订后,但不迟于1952年末,苏方从旅顺口撤回其驻军,保证将大连的行政管理权完全交予中国政府。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方完全彻底收回了主权。
毛泽东访问莫斯科,达到了与苏联重订条约的目的,这对新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上,“有利于迫使各国无条件承认中国,废除旧约,重订新约,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1980年2月14日,该条约到期,中方宣布不再续约,开始了不结盟外交。(左凤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