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国家图书馆及项目成员馆单位采取“大馆先行、分类推进”策略,依次开展民国时期平装书、连续出版物普查工作,建成“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目前已累计汇集国家图书馆及41家民国时期文献普查成员馆的书目数据30余万条、馆藏数据70余万条,免费提供公众查询使用。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东西文化交融、碰撞,学术思想活跃,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景观,留下了大量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日记、手稿、票据、传单、海报、图片及声像资料等。这些文献全面记载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的光辉历程,文献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然而,从整体看,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为:文献底数不清,破损严重;原生性保护设施、技术基础薄弱,文献保存条件堪忧;再生性保护进展缓慢,文献开发和利用不足;部分珍贵文献流失海外,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随着时间的延续,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的损坏速度越来越快,许多已不能使用,如不及时抢救,文献历史将面临断层危险。
普查、征集、整理出版、数字化保护、深度挖掘专题资源、持续开展宣传推广,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十年来,国家图书馆及成员馆凭借上述六大“法宝”深入推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
截至2021年底,该项目已出版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农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科学)等5卷,共收录图书24066种,对比上世纪出版的《民国时期总书目》相关类别收录总量17914种,增长34%。通过从海外征集文献,已征集缩微胶卷、缩微平片、数字化档案等百万余页,在此基础上建成东京审判资源库、日本细菌战资源库、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等专题特色资源库,进一步填补了国内文献资料空白,完善了馆藏资源体系。
其中,2015年8月14日正式上线“东京审判资源库”,下设庭审记录、证据文献、判决书、影像记录等8个子库,内容包括东京审判庭审记录4.9万页、中英文判决书各1200页,证词、证据文件4949份,庭审现场历史照片384张等。“东京审判资源库”将对日战犯审判的原始资料和研究成果逐步展开,再现对日战犯审判的重要历史事实。2018年起开始建设“日本细菌战资源库”,内容包括日本细菌武器研究与试验、日本对华实施细菌战、日本使用活人进行人体试验、日军针对战俘及平民的暴行、盟军对日本涉细菌战科研人员和军人进行调查、盟军关于组织战争罪行审判等方面的史料1万余页。档案系统揭示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期间,美国为获取日本细菌战所谓“研究成果”,阻碍司法公正,牺牲中国人民追究日本细菌战罪责的权利,与日本达成秘密交易的内幕,是研究日本细菌战罪行重要的一手史料。2021年6月,建成“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包含革命图书、革命期刊、革命报纸3个子库,第一期发布革命图书6255种,革命期刊170种,革命报纸14种,共计百万余页,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供史实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