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北京:24项“放管服”举措惠及274万余人次

大幅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成本

徐慧瑶    2022-06-30 10:54:28    北京日报

“感觉这里的环境很好,工作人员非常热情,自助办理业务也十分方便。”前天上午,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刚刚办完机动车营运证照的市民陈俊峰高兴地告诉记者。

“小窗口”折射出“大变化”。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坚持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突出问题,陆续推出24项“放管服”改革举措,累计惠及274万余人次,大幅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成本。

70项公安政务“一窗通办”

在崭新明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居民可在线办理公安治安、户政、网安、禁毒等区级政务服务事项。记者在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看到,居民在自助服务机上选择所需项目后,便可通过自助机的屏幕与民警视频沟通。身份认证、扫描上传、等候审核,全程均可由居民自助操作。业务审批完成后,居民可直接前往政务服务中心二楼领取证照,只跑一次便能办好事。

“目前,在政务服众中心可以办理积分落户、人才引进落户、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律师查询等各项户政业务。”通州公安分局驻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王丽华介绍。

试行公安服务“一窗通办”是国务院部署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重点改革任务,北京作为6个试点城市之一积极探索实践。北京市公安局对各警种事项进行整合,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或设立公安专业分中心,确保各警种事项100%实现“一窗通办”。

目前,北京市公安局已建立“12+4”工作模式,即12个区分局依托区政务服务中心,4个区分局通过设立公安专业分中心,设置公安服务综合窗口,对涉及治安、户政、交管、网安、禁毒等70项区级事项进行整合,实行“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持续提升首都公安政务服务水平。

交管部门推六项便民措施

今年,本市共有59.87万名居民通过“交管12123”APP办理交管业务。特别是5月以来,为保证疫情防控物资、民生物资、产业链供应链生产物资等重点物资运输车辆便利通行,交管部门推行重点物资运输车辆交管业务“特事特办”、疫情防控车辆人员牌证“急事急办”、交管业务“延期办”、驾驶证业务“容缺办”、窗口业务“便捷办”及交管业务“网上办”等六项便民利企服务措施,网上办理比例达到60.36%。

北京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总所民警沈宇辉介绍:“疫情期间,我们对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需加急办理车驾管业务的,核实后通过‘绿色窗口’第一时间办理,必要时还会上门办理。同时,针对支援疫情地区的救护、防疫和运送防疫物资的车辆和人员相关牌证业务,实行急事急办、专人专办,还设立专线服务电话,及时对接服务需求。”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自该项举措推行以来,全市累计办理相关车辆业务5440笔,人员业务1.2万笔;为疫情防控车辆“急事急办”牌证139笔。

受疫情影响,一些居民无法如期检验车辆、换证。为避免群众扎堆办理业务,北京市公安局推行交管业务“延期办”和驾驶证业务“容缺办”,自2022年4月21日起3个月内,对机动车逾期未检验、驾驶证逾期未换证、未审验的,延长3个月办理期限,延期期间不予处罚。同时,对互联网服务平台预选号牌号码有效期止和学习驾驶证明有效期满的,延长3个月。据了解,全市共55万名驾驶人和81万辆机动车所有人享受到“延期办”便利措施。

无犯罪记录查询“跨省通办”

6月28日下午,在朝阳公安分局东风派出所户籍大厅,前来办理户政业务的居民络绎不绝。“请您出示身份证件。”民警陈庆芬正在为一位“准大学生”办理入学所需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只需数分钟,证明便当场办好。

今年以来,东风派出所共为辖区外省在京居住人员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20余份,办理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只需出示身份证、居住证或电子居住证照,便可立刻办理。”陈庆芬告诉记者。

市公安局人口基层总队常住人口管理大队户政管理中队中队长李雅林介绍,犯罪记录查询“跨省通办”工作,较之前相比查询范围扩大。由仅为本市户籍人员办理,扩大到本市户籍居民、外省市居民、港澳台居民、外国人均可在本市公安机关申请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单位也可批量申请开具本单位在职人员或拟招录人员《无犯罪记录证明》。此外,在京居住的外国人可在居住地出入境管理部门进行查询。本市户籍人员还可通过“网上北京市公安局”提交查询申请,选择邮寄到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拿到证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试点将覆盖2692个乡镇(街道)
下一篇:四川出台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中国疾控专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没有明显变化

中国疾控专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没有明显变化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