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开工令下达,浙江11个市项目开工现场机械齐鸣。
6月28日,全省促进经济稳进提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三门核电二期开工仪式举行,40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6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19亿元。
这是2022年浙江重大项目第二次集中开工,比往年都要早一些,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开工既是贯彻落实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一项举措,也是打好稳进提质攻坚战的一次积势蓄力。
基础设施项目过半
最近,一组经济数据令人振奋:1至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项目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5.3%、11.4%和16.5%……
此次集中开工,无疑为这样的局面添了一把“火”。观察这次开工项目清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达239个,年度计划投资820亿元,占比均过半。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对此,必须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交通物流设施网、能源设施网、水利设施网等项目。”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当地老百姓翘首以盼。该项目串起宁波西枢纽、三江口商业区、甬江科创区等重大片区,总投资315.3亿元。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进一步缩短城市距离,加速区域要素流通。
位于杭州余杭的润丰集团氢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项目,建成后具备形成年产2000台氢能源发电系统的生产能力,将实现年产销售收入10亿元。“别看这个项目投资才50亿元,却能填补我国氢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总成尖端技术的空白。”杭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安排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项目72个,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项目24个,市政工程、安置房、教育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128个,农田灌溉水利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3个等。
山区26县全覆盖
浙江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一县一策”推动山区高质量发展。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事关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局。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安排向山区26县倾斜,共有96个项目,总投资1676亿元,实现山区26县全覆盖。
6月28日上午,国家重大能源项目三门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是此次集中开工仪式的“重头戏”。该项目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00亿度。
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和能源资源小省,浙江能源安全保供一直以来压力较大,核电将成为浙江中长期主力电源。对于向海而生的三门而言,意义更是不同。随着三门核电二期项目的落地,让三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有了更好的基础条件,真正具备了“换道超车”的能力。
通过这次集中开工,不少山区县飞来了“金凤凰”。像在衢州江山经济开发区,习谷科技年产10万吨锂锰电池材料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三四百亿元。
除此之外,此次活动还举行了12个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其中不少项目也落子山区26县。如衢州常山县与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了年产10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丽水市莲都区与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生态产业链项目等。
“针对山区26县造血能力不足等短板,我们正在引导各地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这批重大项目将激发出增长潜能。”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责任人说。
产业项目优结构
产业项目,一直以来是浙江扩投资优结构中的“主角”。此次集中开工也不例外——产业项目达163个,年度投资499亿元。
分析历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情况,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项目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以参加此次集中开工的晶科能源高效电池组件智能生产线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115亿元,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建设“互联网+超级智能工厂”,形成年产11GW高效电池和15GW高效电池组件生产能力。
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方向。
在湖州南太湖新区,总投资55.6亿元的湖州赢合科技智能装备生产项目将新建驱动芯片数字化车间,为当地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起到强链补链作用。在绍兴柯桥经开区,总投资100亿元的浙江宇越年产60万吨光学级功能性膜材料制造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将突破光学膜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有力提升当地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项目的落地,都透露着浙江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雄心。
“这种产业链生态链的布局,是浙江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表示,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当下都要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
(原标题:为山区县引金凤凰 让产业链更牢固
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为打好稳进提质攻坚战积势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