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协和医院援藏医生周立新(左一)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与当地医生交流业务。 记者 洛桑 摄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自2015年开展以来,通过7批1300余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和广大本地医务人员的接续奋斗,“1+7”受援医院的诊疗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大幅跃升,自治区人民医院强“三甲”提质升级,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6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甲”;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创成“三乙”;13所受援县人民医院加快发展。截至2021年底,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00多种“中病”不出市地、常见病易发病不出县区就能治疗,全区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的68.2岁提高至72.19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为西藏各族群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实惠,成为增进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和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政治工程。
院包科,着力打造重点特色科室
提升“拳头”科室战斗力。把“以院包科”作为推动“1+7”医院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协调8家牵头支援单位、121家包科医院重点帮扶心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等70多个拳头科室,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8个。同时,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援藏医疗专家担任科室主任,从援藏医疗专家中选聘182名首席专家牵头开展学科建设,大大增强了科室发展后劲。
打造“全覆盖”科室体系。本着实事求是、突出医疗需求的原则,“1+7”医院先后新建临床、医技等科室243个,其中首设科室116个,初步形成了覆盖诊疗、救治以及病理、检验、影像等较为完备的科室体系,有效解决了由于科室不健全导致的一些疾病不能诊治或不能及时治疗的问题。
师带徒,致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系紧精准帮带培养“纽带”。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模式,精准培养不同层次医疗骨干2400余名,使一大批本地医生加快成长,已经成为医院的中坚力量;选派1800名本地医务人员赴对口支援省市和单位学习进修、挂职锻炼,重点提升临床诊治和医院管理能力;注重从内地省市专项招录非西藏生源医学毕业生,引进补充医务人员2200多人,源源不断为“1+7”医院充实新鲜“血液”。
擦亮协同科研攻关“名片”。援藏专家带着本地医务人员联合搞科研、写论文,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180项、立项35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成果奖近20项,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文章900多篇,1500余名本地医务人员晋升了职称。
开启医院学校合作“通道”。推动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部与“1+7”医院实行医务人员、任课教师互聘互任,联合培养医学生;协调北京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0多所区外高校为“1+7”医院培养各层级医疗人才;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建立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医学生实习、学术科研等长期帮扶合作机制。
促改革,充分迸发医院生机活力
啃下放管服“硬骨头”。全面下放编制使用、机构设置、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录等权限,为“1+7”医院增编1189名,新增编制人员、中层以下干部由医院自主招聘、自主任免;安排牵头单位选派的优秀管理干部担任受援医院院长,牵头负责医院综合管理;开辟采购绿色通道,大型设备、医疗耗材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后直接实施政府采购,所需药品可直接实施网上采购。
下活优化服务管理“先手棋”。对标支援医院现代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1+7”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和再造业务流程;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建立集预约、导诊、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医疗平台,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7%;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绩效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倾斜,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抓延伸,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精心布局。综合考虑辐射半径、服务人口、业务基础、强边工作等因素,2021年7月将日喀则市亚东县等13个县的县人民医院纳入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范围,更好服务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辐射带动更多县乡医院发展。
良性起步。上海等10个对口支援省市的16个市(区)选派首批104名优秀援藏医疗人才进驻13所受援县人民医院,扎实做好“院包科”“师带徒”等重点工作。短短8个月时间,13所受援县人民医院的援藏医疗人才已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50余项,帮带培养本地医务人员近200名,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300余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近7年来,自治区党委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专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予以强力支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能,新设职能处室负责统筹协调,会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一体推进工作。自治区坚持把援藏医疗人才当成本地干部人才强化教育管理监督,同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从优从细落实各项政策待遇,积极协调援藏医疗人才在藏参加职称评审,不断改善居住生活条件,帮助解决子女上学、老人就医等切身问题,让他们安心、舒心在藏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