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湖北绘制灾害综合防治“一张图”

2022-05-05 17:30:48    湖北日报

在防灾系统“一张图”功能中,湖北省长江流域沿岸重点隐患点和灾害风险点清晰标出,根据雨情分析,水情发展变化趋势,组织人员提前拉网排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中,这是我省前期进行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积累的数据运用。

“防灾减灾工作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久久回响。

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正努力构建统筹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着力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摸清风险底数

绘制灾害综合防治“一张图”基础在于摸清风险底数。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打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发令枪,对我国自然灾害和抗灾能力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健康检查”。六大类22种灾害致灾信息,1978年至2020年的历史灾害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也是重点摸排对象。

湖北地处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自然灾害多种多样。根据点多面广的自然灾害现状,我省同年9月明确本省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目标任务、普查对象、范围、内容、时间安排、组织机构。公安、咸安、夷陵3个县区成为国家试点地区。

在2009年前国家自然灾情管理系统尚未建立,灾害数据散落在各个部门的纸质历史资料里。而多数部门办公地点和负责人员几经变迁,纸质资料保存不易,查询难度极大。一手资料获取的关键在基层,而部分群众初期对普查意义不理解,抵触入户调查。

面对种种挑战,湖北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宣传培训,依托技术支撑,管控核查质量,推动该项工作稳步向前。试点县区率先破题。公安县实行分工负责、分解任务,统筹行政干部、技术支撑力量、基层人员三位一体抓普查。咸安区采取市区联动抓普查,较好解决行业数据汇集难的问题。夷陵区采取普查业务与宣传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展开的办法。此外,我省另外选择部分县市开展省级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普查工作的“湖北模式”。

省普查办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吕新彪说,我省灾害综合防治“一张图”逐步有了底色,如何让海量的数据更好地发挥预判作用,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

筑牢安全基础

在武汉,“天地空+地下一体化”的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已成为现实,可实现对城市安全态势的实时监测、突发事件态势显示以及应急资源集中可视化管理,通过三维可视化的“一张图”,通过大数据分析,利用风险评估模型、人工智能和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对灾害趋势推演、灾害仿真与损失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武汉已建成的数据库为我省其他地区提供了范例。建立综合风险隐患数据库,国普办要求与我们前期规划不谋而合。”湖北省普查办软件组组长、省应急管理厅科技和信息化处副处长陈莉说,“猜中考试题”绝非偶然。

2018年3月,应急管理部成立,同年11月,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正式挂牌。新组建的应急部门,整合了安全生产、防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多项职能,而以往基本只有针对单一灾害的模型和预案,无法满足监测多种灾害、进行综合研判的需求。省应急厅前期已在规划着手建立一个综合数据库。

通过此次风险普查,我省一方面通过将各部门的灾害风险监测数据汇聚,对不同时段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进行监测分析,另一方面,首次尝试在系统上应用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数据服务,打破了灾害监测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4月8日,全国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交流会召开,湖北省第一个进行了交流发言。依托自然灾害公路水路承灾体风险点数据,我省结合公路路网优化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专业应急队伍布设等资源布置;利用灾害隐患数据,我省对天门、孝感、恩施三地通用机场工程建设选址进行断层分析出具意见,保障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当阳市政府将自然灾害评估结果作为省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选址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张图’建设正在深度推进,数据聚合碰撞将会迸发难以预估的能量,筑牢我省安全基础。”省应急厅相关负责人充满期待地说。(胡雯洁 殷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豫鲁黄河“对赌”协议满一年,河南省共可获得生态补偿金1.26亿元
下一篇:粤港澳携手共建世界级湾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