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有了解决方案,这种绿色低碳便捷的出行方式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街头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多,为了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提升市容市貌,一些地方推出“定点还车”模式:规划好停车点,借助定位及相关技术手段形成“电子围栏”,共享单车须停入规划的停车点位才能结束订单;若在停车点外关锁还车,则会额外收取调度费。
“定点还车”模式解决了大量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的问题,引导消费者规范停放车辆,也让找车、用车更加方便。不过,有不少读者反映,在“定点还车”模式下,共享单车“停车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找不到停车点、找到后无法还车、停车点已满只能骑到远处继续找……这些也成为共享单车出行的新痛点。
“手机软件里停车点显示挺清晰,但实际使用中却很难找到。”有一次张女士和朋友约在商场吃饭,商场周边好几个停车点都显示无法停车,一来二去花了快半个小时。“共享单车APP里的地图太难用了,对着地图琢磨了半天,还不如自己一个个试过去。”张女士说。
针对用户找不到停车点的情况,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表示,目前正在通过优化线上APP的路线指引功能、在线下热点点位设置专人引导等方式,帮助用户更快找到停车点。不过,记者向一些使用共享单车频次较高的消费者咨询后得到反馈,线上APP的路线指引功能有时卡顿较为明显,在使用习惯上他们还是更倾向于用专业地图软件导航,到达目的地后再寻找停车点。
“有时候明明已经到了停车点,白线里停着一排同样品牌的共享单车,可自己的车却显示不在停车点,怎么都停不了。”云南昆明市读者李女士表示,有时候找了三四个停车点都无法停车,共享单车的便利被停车难抵消了。“后来,我在网上看到别人介绍,遇到这种情况就在APP上反馈车辆故障无法关锁,这样也能把车停下来。不过,车子没停在规定区域内,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怕被继续扣费,也怕被拉入黑名单。”李女士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现象称为“定位漂移”,由于定位存在一定偏差,或者部分区域信号较弱、被干扰,系统对车辆的定位出现偏移,明明在停车点上,定位却显示还差几米,导致无法还车。
“有时候早晚高峰骑车上下班,到目的地时发现停车点早已车满为患。如果不想交调度费,只能骑着车找远一些的停车点,时间久了可能还会多扣单车使用费。”上海市读者张先生表示,“最远一次我停到了快2公里开外的停车点,再自己走回来。有些人还会把车在停车区内堆叠起来,然后落锁。”
另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调度不及时和停车区域限制,早晚高峰可能会有短时间单车大量堆积的情况,一般会在早晚高峰用车量较大的点位区域增加人力运力,在高峰结束前做好清淤调度工作。此外,停车点的设置除了方便单车用户,还需考虑道路资源,对一些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狭窄、道路空间不适宜停放的区域和路段,需要综合考量道路交通效率和所有交通方式参与者的体验,企业须在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设置停车点。
“共享单车治理需要政企共同参与,提升共享单车服务市民的水平。”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根据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停放设施资源、公众出行需求等制定投放计划,引导企业合理有序投放车辆;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可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指导标准,规范共享单车停车点位设置。此外,平台企业应充分利用新技术,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运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