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提升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智慧交通 助力平安出行

白光迪    2022-04-14 10:57:22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求“有序建设城市交通智慧管理平台,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

江苏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平台,提高城市交通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探索城市交通的智慧化管理方式。

近年来,我国全力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交通,智慧交通发展步伐加快。江苏省探索以智能化手段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提升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发布实用信息

快速路会“说话”

在张家港市弘吴大道快速路,道路两边的交通信息发布屏引起记者注意,屏幕上醒目标示着能见度、道路状态、车流量、路线建议等实用信息。

张家港市建立智慧交通系统,由道路两旁传感器收集沿线气象参数、道路状态等数据,算法平台结合天气情况、起始点和分流节点车流量等计算分析,并将路网情况、替代路线等信息实时发布,疏导驶入快速路的车辆,提高快速路利用率的同时,保障路况安全稳定。

“请立即驶出快速路,停止危险驾驶行为。”张家港市智慧交通系统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画面显示,一辆汽车在两车道间穿梭,呈“S”形行驶。系统认定这是危险驾驶行为,通过广播提示警告。据介绍,智慧交通系统建立了路况分析和预警模型,可以监测危险驾驶行为并及时警示提醒。

去年6月以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监测,组织排查整改城市主次干路中央隔离带、侧分带、路段出入口两侧以及杆件影响行车安全视距等问题,全省共排查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093处,已整改2685处。

“推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我们将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在动员部署、资料审核、现场评议等过程中重点突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内容,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监测。”江苏省安委办常务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沈仲一说。

拥有智慧支座

高架桥更“抗压”

无锡市景云立交,一根根高架独柱墩耸立在中线,支撑着高架桥梁,看上去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当地工作人员却说:“别小看这些支座,它们是有聪明‘大脑’的。”

仔细观察,独柱墩四周有不少“小黑盒”,原来这是实时荷载力学传感器,对桥梁整体受力情况进行监测。

为更好预防公路桥梁事故的发生,无锡市认真梳理短板和不足,2019年底以来,加大对市政桥梁的养护管理和加固维修力度,对市政桥梁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观、管、防”的立体综合管控。

在无锡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中控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景云立交的画面和数据出现在中控大屏。桥体承受的压力值,经过处理,以折线图形式呈现,实时更新。

“出现压力预警,请技术员调出监控排查。”系统发出提示,工作人员调取路面情况比对检查,发现一辆公交车和大货车同时通过,致使桥面压力陡增。

车辆超载影响桥梁安全。“以往桥梁健康安全监测聚焦使桥梁结构纵向变形的力,忽略横向变形和桥梁支座的受力情况。智慧支座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通过对支座受力分配、结构状态进行监测和研究,更全面保障桥梁安全。”无锡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副主任吴敏红说。

近年来,江苏省住建厅升级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将省内1.4万余座城市桥梁信息纳入数据库,及时掌握各地日常巡查与隐患整治等情况。

建设智慧平台

及时监测预警

去年7月,台风“烟花”过境南京。何时降速运行?何时必须停运?南京地铁集团基于气象预警服务平台,依据各个站点区段的气象数据及时调整营运状态,保障了地下轨道交通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运行。

2019年起,南京地铁集团联合市气象台建立地铁气象预警服务平台,将距离线路3公里内的区域作为灾害性天气防区,监测温度、湿度、风力、能见度等信息。当数值达到气象灾害临界点,平台会对台风、暴雨、暴雪、大雾、高温、强雷电、低温冰冻等天气进行预警,并通过短信、电话、即时通信软件等方式紧急通知乘客。

目前,南京地铁已形成在建13条线、运营11条线的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达427公里,日均客流近300万乘次、公共交通出行占比超过60%。

“南京地铁集团加大科技投入,建设智慧化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对地铁建设、运营重大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和监测预警,强化安全隐患的常态化排查和治理。”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际社会持续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下一篇:太空旅游值得期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