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真实体验,生动可感,鲜活多元

短视频里的中国城市走红海外

李雪钦    2022-02-28 13:06:00    人民日报海外版

厦门的海景地铁、重庆的“魔幻立交”、西安的不倒翁表演……饶有风趣的热门短视频内容助推不少城市“走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等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海外短视频平台影响力报告》显示,海外文旅影响力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重庆、深圳、广州、兰州、杭州和张家界。短视频已成为中国城市“走红”海外的“线上推手”。

 

动态分享“人间烟火气”

作为新兴传播和表达工具,短视频往往能调动人们记录和发现城市魅力的积极性。截至今年1月,在TikTok(抖音海外版)上标签为“中国”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270亿次,标签为“北京”的视频播放量超过5.5亿次,标签为“上海”和“武汉”的视频播放量均超过3亿次,这一系列数据体现出海外用户对中国文旅兴趣盎然。

北京烤鸭、广式早茶、成都火锅、重庆小面、上海生煎包、武汉热干面……在TikTok上,用户捕捉中国多个城市的特色美食,引起热情关注,仅街头小吃冰糖葫芦相关视频的播放量就超过7.8亿次。

北京大兴机场、深圳地铁、重庆轻轨……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四通八达,让海外网友赞叹不已。例如,上海南浦大桥螺旋引桥霓虹璀璨的视频内容吸引海外友人探究中国城市风光,其中一条螺旋引桥视频累计播放量就达1290万次。

“短视频是快节奏现代生活的伴随产物,已成为人们用影像记录生活的重要方式。人人参与创作,人人参与分享,个体体验、经验的分享具有较高的真实可信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朱春阳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作为“民间外交”的一种手段,短视频生动有趣、有人间烟火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起世界各地人民的共情,这也是一个城市面向国际立体展示自身多样性的有效策略。“应该鼓励更多的人拿起手机拍视频,展示自己眼中的城市。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引导广大网民用短视频展示生活的美好一面,是非常具有建设性的举措。”朱春阳说。

塑造独有的“形象代言”

中国城市风貌可以通过一个个精美短小的视频,具象化地落到某一景点、美食及文创产品上,让网友充分领略各个城市的魅力。以北京为例,在海外短视频平台上,网友既能“云赏”长城、颐和园、故宫等传统景点,“云看”京剧、皮影戏,还能“云逛”三里屯、王府井、国贸繁华商圈……这类生动有趣的内容强化了网友对北京是中国文化集中载体的认知。

每座城市都有“网红”基因,借用短视频塑造城市独有的形象和气质不可或缺,特色文旅元素往往成为城市“形象代言”的上佳之选。大熊猫元素成为成都相关短视频的主要内容,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的熊猫日常、成都国际金融中心高楼上倒挂的大熊猫雕塑等视频大受欢迎,大熊猫成了成都最萌“代言人”。

“拍城市相关内容短视频的人,往往希望能够别具一格、有所创新,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诠释、介绍自己所在的城市。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城市宣传中观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创意’。”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借助新兴平台更好地传播城市形象,关键在于深耕城市的特色内容,包括城市的历史地理、文化符号还有市民的衣食住行等,这些积极向上的地方特色文明短视频,将对城市长期发展起到正面作用。通过短视频,人们能“走近”中国不同城市,直观感受各个城市魅力与市民生活风貌。

将流量变成“现实红利”

国务院今年1月20日发布《“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创新旅游宣传推广,围绕“旅游是一种生活、学习和成长方式”的理念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挖掘国内旅游市场潜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短视频平台的城市相关内容不仅能线上引流,还可以带动线下旅游经济。基于海量用户和原创UGC(用户生成内容),旅游产业链的“吃住行游娱购”各个环节均可通过短视频体现出来。由于具有社交化、移动化、个性化等特征,短视频能生动呈现丰富多元的文旅场景,有效增强城市旅游文化曝光度,传递真实、立体、鲜活的城市形象。中国多个城市景点推出“云游”模式,有效丰富线上文旅产品创新供给,不少人会因为喜欢特定城市、景区、商圈的短视频而前往实地“打卡”。快手日前与多个城市合作,启动“快赞百城”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塑造城市新品牌,激活区域新消费。城市可以通过短视频技术,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推送等优势,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实地体验、线下消费。

短视频成为打造城市新名片的重要形象窗口,开辟了“镜头”造就网红城市的全新可能。随着5G、高清视频等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将在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影响力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何将线上流量变成现实红利,将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做到位,不断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参与感及融入感,塑造真正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走红”后面临的新课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种草消费”需警惕“杂草”
下一篇:“互联网+”勾画中国乡村新图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