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2022-10-02 09:24:00    人民日报

天南地北,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城市乡村,一股股动人的爱国之情澎湃涌动。在这个喜庆祥和的国庆佳节,神州儿女同升一面旗,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清晨,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嘹亮的国歌声响起,升旗仪式开始。顶着零下3摄氏度的寒气,武警黑龙江总队大兴安岭支队漠河中队二级上士孙雪飞军姿挺拔、振臂展旗。

10年来,在巡逻终点、抢险据点、执勤哨点,孙雪飞无数次挥展国旗、唱起国歌。“国旗升起,心中就升起了作为军人的自豪感、使命感。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建功边疆。”

旭日初升,海风猎猎。在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刚刚完成岸线巡逻任务的民警吴楚卿早早等候在升旗台下。在国旗护卫队的守护下,五星红旗迎着海风冉冉升起。吴楚卿与三沙干部职工、驻岛官兵、市民代表肃立,齐唱国歌。

吴楚卿常年以岛为家,每年驻岛时间超过300天,“每次国旗升起,我都感到无上光荣,我和同事们将全力守护好三沙这颗南海明珠。”

10月1日一早,四川省泸定县地震灾区的1000余名受灾群众自发来到集中过渡安置点,参加升旗仪式。

地震发生后,磨西镇居民李西艳和丈夫成了灾后重建志愿者。国庆节前一天,他们和1400多名受灾群众入住集中过渡安置房。望着在风中飘扬的国旗,李西艳说:“党和政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重建家园。”

爱国精神催人奋进

在云端、在线上,“中国红”同样闪亮。

云南省大理市,仅3个小时,就有6000多名网友转发当地融媒体中心推出的“同升国旗”小程序链接,还有许多网友评论点赞。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大理州支队干部嬴光万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看国旗缓缓升起,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我将立足本职,守护好锦绣中华的绿水青山。”

10月1日早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6岁的娜地热古丽注视屏幕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唱响国歌。

“去年国庆节,我在学校现场参加升旗仪式,今年我参加了‘云升旗’。虽然形式不同,但激动的心情是相同的。”娜地热古丽说,“我要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10月1日,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庙上村村干部孙宏旺天没亮就起了床,反复查看音响设备,默念了好几遍发言稿。“待会儿村里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我得再好好准备一下。”

抗战时期,庙上村建立了怀柔地区第一个党支部。现在,村里发展起红色旅游产业,特色民宿也颇受欢迎。“今天的升旗仪式意义特殊,希望你们都能记住,把爱国精神传下去!”望着眼前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孙宏旺的脸上满是欣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民族广场上,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少先队员们向国旗敬礼,参加活动的群众向国旗行注目礼。升旗仪式之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喊出“强国有我”口号,周围的人为他们鼓掌、点赞,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在山东省广饶县乐安公园城市党建会客厅,65岁的老党员隋福寿胸前戴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左手攥着小国旗,讲述过往岁月:“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解款员’。那些年,我把国旗立在车头,从未丢一分钱!”一个孩子问:“爷爷,那么远的路,你一个人不害怕吗?”隋福寿摸了摸孩子的头说:“有国旗领路,再远再难走,我都不怕,要勇敢地完成任务。”

国庆假期首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国旗教育展厅,“国旗志愿班”解说员王宁声情并茂地为参观者讲述国旗故事。从2018年成立至今,“国旗志愿班”已走遍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全部乡镇,队员发展到120余人。2020年,依托“国旗志愿班”,察哈尔右翼中旗旗委宣传部打造了集国旗科普、红色教育、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国旗教育展厅,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已累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2300多次。

锣鼓热闹、舞曲悠扬。10月1日一大早,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艺术团来到靖港镇芦江社区演出。随着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花鼓戏演员周霞和现场观众共同挥动鲜艳的国旗,深情大合唱。“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就是要走到群众当中,用心用情唱响祝福伟大祖国、歌颂美好生活的旋律。”周霞说。

10月1日,福建省福州市的五一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国歌声响起,现场群众自发跟唱,歌声响彻广场。“国庆节带孩子来看升旗,今年是第三年了。”市民杨女士说,“我们打心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

(综合本报记者张艺开、曹文轩、宋豪新、杨文明、阿尔达克、王昊男、张云河、李蕊、翟钦奇、王云娜、刘晓宇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2日 01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欢度国庆节 喜迎二十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