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5日,来自北京高校的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城市志愿者代表在五棵松体育中心附近合影。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
2020年7月14日,“80后”创业者吴以航(中)在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为学生上培训课。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摄
|
2021年7月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2020届毕业生参加学位授予仪式。
新华社记者 胡智轩摄 |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新时代,中国青年正闪亮!
生逢盛世 共享机遇
一组跨越时空的对比,引得无数国人唏嘘。
1932年的洛杉矶,23岁的刘长春孤身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因旅途劳累等原因成绩不佳,最终抱憾而归。2021年的东京,431名中国年轻奥运健儿取得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的优异成绩,高居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
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金牌得主、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感慨:“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最强大力量来自祖国,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就是祖国在心中、为国争光。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当代中国青年,都是建设祖国的一分子,每个人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的力量不同,但是拳拳赤子心是相同的。”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时代是青年发展的最宝贵沃土。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一代,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更当不负盛世,跑出奋斗圆梦的“加速度”。
国家好,青年才会好。如今的中国青年,教育机会更加均等,职业选择丰富多元,发展流动畅通自由。以受教育程度为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居世界第一,越来越多的青年打开了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路径。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充分的发展条件、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更全面的保障支持、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正迎来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青年领域专项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至今已5年时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介绍,5年来,支持青年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促进青年发展的协调机制全面建立;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有了实质性的推动;集中探索推动规划落地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把一些零散的政策打包,整体性地推动青年发展。
有这么好的发展条件,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有全面的保障支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
一句话,吸引了无数青年在微博上转发:“爷爷辈没输给战火,父母辈没输给贫穷,我们怎么能不建设好今天的中国?”
素质过硬 全面发展
带着学生一起在课堂上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和学生一起拍摄系列专题微电影……为了讲出年轻人喜爱的思政课,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志霞不断创新授课方法,与学生们共同成长。她自己,也是一位30岁出头的青年人。
伴随着教学方式的改进,马志霞发现,学生们的抬头率变高了,参与度提升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也提高了。从业以来,马志霞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课题10余项。在马志霞看来,她已经找到了奋斗终身的事业。
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他们积极主动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思想素养、身体素质、精神品格、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这些年来,一大批青年优秀人物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1500余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各级“优秀共青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万余名“向上向善好青年”展现青春正能量。
青年力量崛起的背后,是青年素质全面提升。
比如身体方面。超过37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受惠于政府开展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2018年,14岁至19岁青年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达91.9%,优良率持续上升。
比如受教育方面。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比10年前提高1.1年;大学专科以上在职青年占同等文化程度就业总人口比例超过50%,比在职青年占就业总人口比例高约20个百分点。
贺军科表示,感受比较突出的是,这一代青年人理想信念更为坚定,知识素养不断提升,心理状态自信达观,充分展现出勇于担当的精神,而且视野开阔。
今年北京冬奥会,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素质的一次集中展示。中国派出了176名运动员的史上最强阵容,首次参加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比赛,获得9金4银2铜的历史最佳战绩。可以看到,这次冬奥会中国参赛运动员基本上都是“90后”“00后”,甚至很多项目中“00后”已经成为绝对主力。除了运动成绩好,他们面对各国媒体、面对世界各国运动员,展现出了自信、阳光的中国青年形象。
勇挑重担 堪当大任
在农村排忧解难,在社区倾心服务,在边疆巡逻戍边……在祖国需要的任何地方,青春之花纵情绽放。
“这是我训练时用的一把砌刀。在这把砌刀之前,我已经用坏3把了。”在砌筑领域,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员邹彬已经打下了响当当的名头,不仅拥有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还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高超的技艺来自刻苦的训练。在国家集训队训练时,为了砌好一面墙,邹彬反复推倒重来,每天训练15个小时。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一路过关斩将,为中国赢得了首枚砌筑奖牌。
“今后我将继续坚持实干,砌好每一块砖,完美交付每一个工程,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邹彬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
成立于2005年的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扎根基层,致力于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及社会困难群体。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徐本禹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充分肯定徐本禹的后继者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向这支志愿服务队和全国广大青年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以前大家都觉得‘90后’‘00后’是娇滴滴的样子,能不能担起大任呢?通过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抗洪抢险这些重大考验,我们发现,这一代年轻人是堪当重任的。”贺军科认为。
2020年抗疫期间,一句话曾经感动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斗争中,无数“90后”“00后”逆行出征、冲锋陷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医疗救护、交通物流、项目建设等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重大贡献。
面对“卡脖子”的难题,青年科技创新工作者们勇于突破难题,或在重大疾病领域创新生物药研发中绞尽脑汁,或在航天航空的星辰大海中艰难跋涉,或为细若发丝的半导体芯片材料反复试验。
“凡是我们做过的溅射靶材,基本上都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国际垄断!”“90后”曹欢欢目前任江丰电子研发总监。他所说的溅射靶材,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关键金属材料。2005年之前,超高纯度的溅射靶材还只有少数几家国外公司可以生产,其生产技术一直受到美国和日本的垄断控制。
难题倒逼着这些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很多问题在奋起直追中迎刃而解。目前,江丰电子共有相关专利1304项,一项又一项创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努力跨越一个个“雪山”“草地”,征服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青春动力。
胸怀世界 展现担当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新时代中国青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世界、融入世界。
如今的中国青年,已经成为“平视世界”的一代。在各种国际舞台上,中国青年讲述中国故事、参与全球青年事务治理,在双多边框架下积极交流互动、促进合作共赢。
北京时间4月19日至2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的202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上,中国青年代表就“水下生物”“陆地生物”“优质教育”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出了中国青年之声,贡献了中国青年方案。
来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米红旭,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10年。在陆地生物保护分论坛上,米红旭分享了海南长臂猿这一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个位数,恢复至5群36只的情况。米红旭说,“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恢复之路,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之路,这也是国家公园建设的意义所在。”
欧卡智舶的首席执行官朱健楠和团队致力于“用机器人保护海洋,用自动驾驶赋能水域”,他们开发的具有清洁、割草、喷洒等功能的清洁船可用于日常水域保护,还能提供实时和全方位的海洋数据保护。
中国青年积极倡导、努力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围绕脱贫减贫、气候变化、抗疫合作等主题,征集世界各国青年故事、传播世界各国青年声音、凝聚世界各国青年共识。
“我们这一代人,黄金的青春奋斗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是高度重合的。”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几年来,北京唯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方晔顿和团队邀请了超过5000个在华外国人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点点滴滴,制作了许多优质短视频。如今,他们已累积了超过1亿的全球粉丝。“我们既要关注大的历史进程,也要用小切口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如今,以青年为主体的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在100多个国家服务,帮助各国青年学习中华文化;“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累计派出超过700名青年志愿者,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20多个国家开展服务;截至2020年,4万余人次中国军人为和平出征,16名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牺牲、平均年龄不到30岁……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用行动向世界各国人民表明,我们可以在手拉手的并肩前行中绘就美好未来。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上,中国青年向全世界青年倡议——坚持向美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为国家发展进步奋斗担当,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加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