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小吃村”变身记

2022-09-15 16:32:54    人民网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沙县小吃,不仅是风靡的“国民小吃”,更是数以万计的沙县人赖以生存的产业。

2021年3月2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革命老区村——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在小吃摊边、特产店里、村民家门前,同乡亲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

俞邦村,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上世纪90年代,为了维持生计,俞邦村民“一个接一个”“一批接一批”地走出小山村,走到五湖四海卖小吃。也就是从这时起,扁肉成了“砖头”,拌面成了“钢筋”,建起俞邦村民的幸福家园。

奋斗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家乡。昔日的穷山村,如今摇身一变3A级景区,村民们“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眼下,俞邦村又有了“新任务”,不仅要自己“跑起来”,还要通过联建带着周边邻村“一起跑”。

这一切,说到底,离不开沙县小吃这一富民产业。

带着村民走出山门的“第一人”,是在村里先后当了27年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俞广清。“总书记来时跟村民们聊沙县小吃、唠家常,特别亲切。”俞广清说,“沙县小吃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会继续做好小吃的‘文章’,让沙县小吃再领风骚。”

这也是每一个俞邦村村民的心声。(林晓丽、刘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再见!可爱的你们 石棉草科乡救援队伍离开 群众感激不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

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