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生活时尚 > 正文

电商预售切忌玩套路

2022-05-24 19:07:35    经济日报

最近一段时间,电商“超长预售”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比如,有些消费者称服装预售期太长,“衣服收到时,季节都过了”。前不久,中消协点名部分网络商家对预售商品设置超长预售期,表示有些网络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减免自身义务和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

预售是指产品尚未正式进入市场前的销售行为。比如季节性较强的服装行业,预售模式非常常见。一般来说,生产厂家可以根据预售情况,预测某款服装的大致销量,进而制定生产计划。预售火热的,可以增加原料备货;市场反响一般的,则缩小生产规模。对“保鲜期”较短的行业,预售模式可以发挥很好的风险管理作用。商家可以科学安排产量,降低库存压力;消费者有了更多可挑选的款式,甚至订单量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享受加减码、改装饰等定制服务。

然而,一些商家忽视消费者感受,把预售模式当作降低自身风险的工具。比如,一些“网红店铺”退货量较大,商家就将预售期设置成45天,并且称“按订单先后顺序发货”,把前一批消费者的退货当做补单,卖给等待时间较久的下一批消费者。还有的商家看到预售情况不乐观,索性取消生产计划,等到临近发货期限,才告知消费者若不愿继续等待就直接退款。这样的做法偏离了预售的本意,可能的“双赢”就会变成“双输”。

也要看到,今年春夏服装业“超长预售”情况较多,有一些特殊原因。受疫情影响,部分服装商家生产链、物流链受到影响,出现有订单无人加工、有现货无法寄出等问题。因为不确定发货时间,商家往往会把预售期定得较长。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各方,对因疫情等客观原因导致的“超长预售”,要多一些包容理解。不过,过长的预售期确实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有些商家甚至中途修改预售时间,需要予以纠正。目前,已有不少平台采取对预售类商品不予优先展示、未按约定时间发货需向买家支付一定比例违约金等措施,约束不负责任的“超长预售”。长远看,在坚持诚信经营的前提下,通过用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高精准预测和快速反应能力、科学安排生产计划,并关照消费者的合理预期,商家完全可以拓展预售模式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 (郎竞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永生花:为生活留住“满园春色”
下一篇:唯品会Q1净收入252亿元 拓展非穿戴类产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