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互助共赢 合作“生金”

——内蒙古突泉县着力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

2022-12-19 19:08:53    农民日报

订单农业有销路,让农民腰包鼓起来。近年来,内蒙古突泉县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建立了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保障农户种植收入。在此基础上,拓展农民合作社业务范畴,鼓励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加工转化,将农业资源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

“合作社今年统一托管谷子7000多亩,从9月初开始割晒,割晒完毕脱粒,就可以上车出米了。”突泉县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国艳介绍说。土地托管化零为整,从以前的“一家一户”到合作社“抱团发展”,新的种植模式让合作社和农户实现了双赢。

近年来,突泉县把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群众增收途径的重要抓手,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分类规范提升、加大宣传引导、强化政策扶持等措施,有效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提升。

截至目前,突泉县备案合作社426家,备案合作社注册资金4.2358亿元,覆盖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发展入社成员2272人,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7%。全县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达1.5087亿元,帮助农民增收1212万元,广大群众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合作生财”,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富一方百姓。

农机合作社——

助推农业现代化

高金柱是突泉县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全国种粮大户、白庙子农业机械化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是坚持带领邻里乡亲共同奔向富裕的一名现代农业领头人。

高金柱和爱人于2009年注册成立白庙子农机合作社,从2015年开始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农牧业机械安装GPS无人驾驶设备,采用滴灌节水设备现达到亩产900公斤,成为全国种粮大户。同时,合作社先后投入8万多元,为白庙子村打了11眼机井,保证了农田灌溉用水。开设农牧民教育培训基地,多次聘请盟级以上农牧业专家免费为村民传授先进科技和种植技术,激发村民“造血”功能。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建蒙古包、农家特色食堂,吸引县内外游客,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近年来,高金柱的足迹遍布突泉县,给农户无偿提供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合作社年农机服务作业能力已达10万亩,带动200多户农户600多人年增收700多万元。

突泉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白庙子农机合作社以农机具使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鼓励各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购进大型农机具,提升农机作业能力,通过发展代耕、代种、收储作业服务,增加社员收入。

畜牧合作社——

农户“抱团发展”合作致富

“张超啊,是我们村的养牛致富能手,夫妻俩创建的突泉县超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不少群众增收致富,我们村在合作社代养的20头安格斯肉牛去年收益了3万余元。”九龙乡莲花村党支部书记于丽萍对这个优秀青年满是赞誉。

“之前靠种地和打零工,日子过得入不敷出。我们夫妻俩在农民夜校学习了农业科技相关知识,意识到作为新时代农民,要想有作为,必须走科技致富、多种经营的新路子。于是在2017年创建了本村首个种植养殖合作社,走上了新型农村致富的道路,如今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说起自己的经历,张超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张超创建专业合作社以来,陆续扩建了肉牛圈舍,购买了收割机、粉碎机、青贮机、打包机等农牧业机械。2019年6月,经九龙乡党委考察,决定将100头安格斯肉牛养殖项目入驻合作社,集中代养。2020年至今,合作社已经出售138头肉牛,产生经济效益140万元,现肉牛存栏130余头。

突泉县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产业化联合体中合作社的作用,实施了“合作社+农户”模式,秉持“因地制宜、因需建设、宜小则小、宜大则大”的原则。在养牛户较多、养牛数量较大的乡镇或行政村组建养殖小区或养牛专业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致富能手和养牛大户的引导带动作用,保证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稳固的利益关系,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截至目前,全县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共计136家,牛存栏突破22万头,成为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加工合作社——

对接市场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这几天,兴安盟突泉县金满田佳和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社员都忙着打包今年的订单小米。今年合作社带动105户种植户签订了购销合同,户年均可增收5000元。东方红村村民王淑芬家的谷子喜获丰收,加上市场行情好,她格外高兴。

“我家的种子化肥都是小梅提供的,收获的粮食都够吃一年了。我还在她的合作社打零工,一年下来能挣3000多元。”王淑芬笑着说。

2020年6月,突泉县金满田佳和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提高小米产量和品质,形成了集小米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合作社带动105户种植户签订购销合同,户年均增收5000元,实现30人稳定就业。

“我们提供技术,村民跟着学技术,从耕种到秋收、销售,全程都采用保姆式服务,让村民种地没有后顾之忧。未来五年,希望把东方红村打造成谷子之乡,让东方红的小米走向全国。梦想虽大,成功就在眼前。”金满田佳和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马小梅信心满满地说。

突泉县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完善了产业链条,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对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品牌化销售,进一步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曾令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丽水云和“四好农村路”向“产业共富路”迈进
下一篇:科技兴农 助力振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