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冰厚几许,素雪覆千里。当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斗指壬,就到了大雪节气。这个时节,气温显著下降,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
大雪节气的降雪,一般发生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虽未见处处雪景,但一定有些地方已经下了雪。雪落在城镇乡村,“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雪落在原野森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大雪命名节气,体现了人们对雪的喜爱。一场降雪,对土地而言,是妆点,是抚慰;对庄稼而言,是呵护,是滋养。严冬时积雪覆盖大地,可以保持地面和农作物的温度不至于过低;雪为植物生长带来足够的水分,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五倍,具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农谚:“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白雪堆禾塘,明年谷满仓”“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
大雪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冰天雪地,小麦处于休眠期,田间管理的农活较少。南方地区小麦、油菜等作物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此外,窖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较低温度,以免“烂窖”。
大雪节气的习俗有“开夜工”“晾腌肉”“养生进补”“烹雪煮茶”“围炉夜话”等。
这个时节昼短夜长,一些从事编织、刺绣、印染等行业的家庭和手工业作坊,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加班的人们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作饭”“夜宵”。各种小吃摊也开设夜市,生意兴隆。
腌制的腊肉,此时已经晾挂在高处,等待风干。俗话说“未曾过年,先肥屋檐”。乡间许多房屋的屋檐、窗户上都挂着腌肉、香肠、咸鱼等,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诗向好友发出热情邀约。“还忆山堂夜卧迟,寒灯呼友坐吟诗。地炉松火同煨芋,自起推窗看雪时。”清代画家恽寿平在书画册页上记述了与好友围炉相聚的情景。“天欲雪”不见得一定下雪,“推窗看雪”也可能是在观察雪下了没有。不论下没下雪,这份寒冬里的真情和雅兴,都叫人感动。直至今日,很多寻常百姓家以及亲朋好友间,还赓续着这份围炉畅叙的传统,演绎着人性和亲情的美好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