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数实融合的重要结晶,农村电商不仅能够贯通生产与市场,联接城市与农村,而且在促进消费、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以直播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商迅猛发展。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是数字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农村电商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地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商的广阔前景和积极作用,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更快发展、更深拓展、更大提升。
做大做强农村电商经营主体
紧紧抓住农村电商经营主体这个“牛鼻子”,以“描点、连线、成面”的立体化培育模式助力各类主体快速发展壮大。
一是建设农村电商产业集聚地。鼓励各地建设综合性的县域电商产业园区,设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完善企业孵化、人才培训、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吸引具有发展潜力的各类农村电商主体落户园区,逐渐形成强力的带动示范效应。
二是打造农村电商优势产业链。引导龙头企业聚集农村电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市场化手段,将小农户、合作社纳入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系统,形成协同高效、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体系。
三是培育农村电商特色产业集群。选取有基础有规模的乡村主导产业,建立由龙头企业、小型经营主体、互联网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利益联合体,加强资金、技术、信息支持,打造特点突出、实力强劲、关联度高的农村电商产业集群。
精心打造农村电商县域品牌
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构建“品牌支撑+IP引领+平台推介”的品牌培育机制,充分发挥品牌的赋能引领作用。
一要找准品牌定位。依托县域优势产业,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建立农村电商区域公共品牌,形成“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完整支撑体系。
二要丰富品牌内涵。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融合流行元素,找到其与农村电商产品的最佳结合点,探索推出具有故事性的原创、爆款IP,结合营销手段提升农村电商品牌价值。
三要强化品牌宣传。发挥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牵线搭桥的作用,帮助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组织企业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联动宣传。定期举办各类产品博览会、推介会,吸引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数字营销机构线上线下对接,不断扩大农村电商企业及产品知名度。
加快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队伍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更大力度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
一要改善人才缺乏的痛点。完善农村电商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乡村本土人才运用新型电商进行创业,积极引导各类人群回乡发展,通过“内生外引”的方式,催生一批“乡创客”“田秀才”“土专家”。
二要攻克人才培养的难点。推动各地大中专院校与电商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设立企业实训基地,培养熟悉电商创业各个环节的综合型人才。
三要打通产研结合的堵点。建立农村电商创业导师队伍和乡村产业专家顾问团,开展“师带徒”“结对子”帮扶活动,为农村电商创业者提供精准指导,打通理论和实践的界限,解决电商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大力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
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着力解决农村电商融资难、技术弱、行业乱等突出问题。
一是在强化金融支持上出实招。引导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创新,探索推出系列乡村振兴信贷产品,有效破解涉农企业及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是在打牢技术基础上下功夫。由政府牵头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入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电商企业生产加工环节优化升级。
三是在增强法治保障上做文章。严厉打击以“职业打假”为名义的“碰瓷行为”,保护农村电商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创新积极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追溯体系,提高对农村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农村电商健康平稳发展。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赴山东省莒南县兰花墩村挂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