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山东邹城:秸秆综合利用创出“大名堂”

2022-12-01 16:29:26    农民日报

秸秆综合利用如何实现点“秆”成金?山东邹城的农民会说,最好的一档秸秆送去养殖场,每吨利润可达70元左右;中档的送去食用菌场,利用秸秆做基质培育蘑菇,一吨的利润有40元左右;最低档的叫垛底子,直接送到生物发电厂发电。这是近日记者在邹城市乡村采访时见到的情景。

邹城市按照“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工作思路,引导鼓励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成功激活“秸秆经济”,为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邹城市被确定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秸秆资源壮大食用菌产业

作为全国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邹城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2460万平方米,该市把丰富的秸秆资源与发展食用菌产业结合起来,收获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邹城市石墙镇的一家现代化育菇车间内,一颗颗乳白色的双孢菇长势喜人。得益于高度的机械化和高效的6层立体栽培系统,车间每年可产出双孢菇1万多吨,而保障双孢菇生长所需的菌床,是由小麦秸秆等农作物废料加工而成,每年消耗的小麦秸秆达5万吨。

据该公司收料发酵厂负责人徐计同介绍,恒温菇棚的基料是由小麦秸秆和鸡粪进入隧道高温发酵制成,1吨小麦秸秆能产出两吨双孢菇基质,进而产出600公斤双孢菇。按照市场价,双孢菇10元/公斤,刨除各种成本,1吨小麦秸秆经过转化的附加值是5000元左右。

邹城市建立“农业生产-秸秆收储-秸秆基料化生产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回施农田”循环经济发展及全产业链高值化应用新模式,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有效、持久的路径。

综合利用带来了多赢效应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邹城每年粮食产量47万吨以上,产出农作物秸秆超过50万吨,在做好秸秆基料化利用的同时,该市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综合利用,不断提升秸秆利用效率。

邹城市育轩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事农机化生产全程服务和农业生产技术咨询等业务的农业服务组织。今年,该合作社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秸秆价值提升。“我们实行免费为种粮大户收获玉米,农户免费把玉米秸秆交给我们处理,通过把玉米秸秆进行黄贮,利用牛粪、食用菌菌渣、秸秆制作有机肥,形成了种、收、秸秆利用、肥料生产产业链一体化。”合作社负责人孙义敏说,今年他们免费收获玉米5000亩,为农户节省作业费50多万元,在满足合作社牛场自用草料的同时,合作社主动联系食用菌企业、发电厂,将收储秸秆充分运用到畜禽养殖、食用菌、发电等各大行业,实现了草料盈利30万元。

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部负责人高飞表示,种养结合模式催生的“秸秆经济”拓宽了合作社服务领域,有效增加收入,也减轻了病虫害发生,提高了土地肥力,同时降低秸秆禁烧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秸秆回收推动农业机械化

在邹城,“秸秆经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的提升,也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近年来,邹城市针对秸秆回收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连续举办秸秆捡拾打捆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机人员600余人,培育了一批秸秆利用能人和团队,迅速普及新技术、推广新设备,提高了秸秆回收率。

针对邹东山地丘陵地形,积极推广花生秸秆捡拾机械和联合收获技术,一体化完成扶秧、挖掘松土、拔秧、夹持输送、抖土、摘果、偏摆筛选、风机清选、辊链清选、收集等作业。此举每亩降低成本约80元,降低总体损失率2%,提高效率40倍以上。

目前,“秸秆经济”已成为邹城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农机经营主体与畜牧业、食用菌产业、能源产业等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为邹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农业新动能。(盛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程天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好“五张牌” 人居环境美起来
下一篇:江苏淮安洪泽区:小龙虾产业创年产值近3亿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两位老兵“王和满”的故事

两位老兵“王和满”的故事

热门视频